莆田鞋服企业 利好消息来啦!
发布时间:2025-05-06 22:09 浏览量:5
近日
莆田市工信局、商务局、人社局
财政局、人行莆田市分行
等五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措施
从降风险、扩融资稳用工、拓市场
等十大方面推出多条干货
真金白银助力支柱产业“稳得住、走得远”
关于支持鞋服企业稳外贸
稳生产的若干措施(第一批)要点
近日,莆田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人行莆田市分行联合制定《关于支持鞋服企业稳外贸稳生产的若干措施(第一批)》。措施要点如下:
一、降低企业交易风险
对出口鞋服企业运用汇率避险产品的综合费用,在省级补助比例的基础上给予叠加最高30%的奖励,单家企业全年奖励不超过60万元(含省级部分)。
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大对出口鞋服企业在买家限额、理赔效率等方面的支持,对鞋服出口业务实施“应保尽保”和理赔案件“应赔尽赔”,提高出运前险赔偿比例。
支持出口鞋服企业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鞋服企业当年度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给予叠加支持。
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不得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对鞋服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实行无还本续贷、延长贷款期限、阶段性金融产品间贷款额度共享等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应收账款、存货、机器设备、仓单、订单等质押融资业务。
实施“首压首抽”监测报告及鞋服产业链信贷监测机制。
三、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
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白名单”鞋服生产、贸易企业,在现行“白名单”政策担保额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融资担保额度,其中:原享受最高担保额度为500万元、750万元的企业提高至1000万元;原享受最高担保额度1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担保额度再提高500万元。减半征收对上述企业的担保费。本条措施执行三个月,到期视情况调整。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设置5亿元的市级鞋服产业专项贷款,由市级财政对鞋服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年化1%贴息补助,单家企业可贴息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万元,一年期以内的贷款按实际期限贴息、超过一年期的贷款按一年贴息。
引导企业积极对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贴息、技改项目融资贴息等政策。
五、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性房产的鞋服企业,免收2025年二季度房租。
支持市、县(区)属企业与鞋服企业开展供应链采购、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合作。
六、支持企业稳工稳岗
强化人社与法院、司法等部门间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做好劳动关系政策宣传,鼓励企业与职工民主协商。
对鞋服企业中有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失业后符合领取失业金条件的,及时足额发放失业金。
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参保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员或少裁员的,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不超过30%。
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
七、支持企业拓展市场
加强内外贸衔接,拓宽市场渠道。对县(区、管委会)牵头举办的出口转内销专场活动,按照当地财政实际投入费用给予最高70%的补助,每场活动补助不超过20万元。
支持出口鞋服企业参加国内优质展会,对参加外贸优品中华行(福建站)、“闽货华夏行”等展会,按相关规定给予展位费和公共布展费补助。
支持鞋服企业对接电商平台、大型商超,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出口转内销专场活动,设立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引导大型商业企业与鞋服企业开展订单直采。推动鞋服外贸优品进入“莆田优品”体系,鼓励异地莆田商会采购“莆田鞋”。
对各县(区、管委会)牵头举办的鞋服市场拓展活动,按照当地财政实际投入费用的50%给予每场活动最高不超100万元的奖励。
鼓励企业拓展欧洲、东盟、“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市场,探索共建海外生产基地,共享海外产能。
八、支持发展跨境电商
鼓励鞋服企业借助跨境电商渠道发展多元化海外市场,对鞋服企业在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入驻及运营产生的费用补助比例提高至80%,单家企业每年最高补助提高至15万元。
探索布局公共海外仓,进一步畅通海外营销渠道。依法依规落实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无票免税、所得税核定征收”政策和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模式)“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政策。
九、支持企业自主创牌
鼓励鞋服企业通过并购国际品牌或国际品牌区域代理,拓展国际品牌国内市场份额。对鞋服企业转型创牌的,按企业品牌建设年度实际产生费用的20%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
十、增强服务保障机制
市、县(区、管委会)成立鞋服企业稳外贸稳生产工作专班,发挥服务企业“110”机制,加强重点鞋服企业运行监测、挂钩联系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推行重点企业出口退税“即报即审即退”服务。阶段性免收商事证明书、不可抗力证明书办证费用,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协助企业对接仲裁、商事调解等资源。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对鞋服企业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
加快已申报政策资金兑现。设立鞋服稳外贸稳生产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