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招!美企合法“改名”和“囤货”延缴避税,保税仓库生意火爆!

发布时间:2025-05-07 05:50  浏览量:3

据新闻网报道,面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政府对进口商品特别是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动辄几十、甚至上百的高额关税,许多美国企业正被逼无奈,绞尽脑汁寻找合法途径来降低或延期支付这些高昂的成本。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商业策略,如今成了企业规避关税风险的“奇招”。

一艘货船抵达洛杉矶港。附近设有保税仓库,企业可以付费将进口货物锁起来,以延期缴纳关税

报道指出,目前企业界流行且完全合法的两种主要策略是利用**“保税仓库”和进行“关税工程”**。

“关税工程”:给商品“改名换姓”?

世界上有超过5000种不同的海关商品分类编码(协调制度编码),不同的编码对应着不同的关税税率。对于企业来说,商品的正式归类可能直接决定其成本乃至盈利能力。

“关税工程”(Tariff Engineering)就是指通过对产品设计、材料或包装进行细微调整,使其符合税率更低的海关编码分类,从而达到降低或避免关税的目的。这是一种合法的商业优化行为。

文章举例称,匡威(Converse)一些标志性运动鞋的鞋底并非传统运动鞋的橡胶鞋底,而是毛毡材质,这可能是有意为之,以便将其归类为税率较低的“家居拖鞋”。户外品牌哥伦比亚运动服饰(Columbia Sportswear)也曾公开表示,他们会通过在衬衫上增加小口袋等设计,来获得更低的关税税率。

法律专家表示,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企业仍有大量进行“关税工程”操作的空间,包括试图调整产品以符合某些被关税豁免的分类代码。不过,这并非简单地更换标签,海关会进行严格检查,产品必须实际符合新分类的要求,否则可能面临罚款。

“保税仓库”:合法“囤货”以待时机

另一种策略是利用**“保税仓库”**。企业可以将从世界各地进口的货物运抵美国,然后存放在海关监管的特殊仓库中,最长可达五年。在此期间,企业无需为这些货物缴纳任何进口关税。只有当货物从保税仓库中取出,正式进入美国市场销售时,才需要按照当时的现行关税税率缴纳关税。

这种策略的核心是企业押注于未来(五年内)关税税率可能会下降。如果未来关税降低,企业就能节省大量成本。

报道称,自特朗普政府推出新一轮激进关税以来,保税仓库的生意异常火爆。洛杉矶港一家保税仓库运营商表示,他们收到的咨询中有95%都与来自中国的货物有关。这项业务在过去几年曾一度低迷,但现在正蓬勃发展。企业可以在这些仓库中存放价值数万到数十万美元不等的各种货物,包括锂电池、金属原材料以及电子产品等。

保税仓库运营商表示,他们深知高关税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同时也坦言,这项业务的兴盛“拯救了我们的企业”。

这些合法策略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美国企业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供应链和商业运作模式带来的复杂影响和应对方式。在高关税环境下,企业被迫寻找各种途径降低成本,而这些“奇招”正是它们在法律框架下寻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的体现。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