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受伤的元凶!来自于现代运动鞋最蠢的几个设计
发布时间:2025-05-11 02:30 浏览量:5
随着户外运动的兴起,人们对于运动装备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大,特别是运动鞋,基本上是最不可或缺的,基本人手都会有一双。但就是日常不可或缺的运动鞋,往往成为了伤害双脚的元凶,而且大多数的现代鞋款都是如此。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现代鞋款有哪些又蠢又不靠谱的设计,看看您是否也有相同的经历。
1.尖头和窄头
如果你有细心观察会发现不管是NIke还是阿迪等制鞋巨头在鞋款的设计上普遍钟爱将鞋款设计成尖头或者窄头的设计,虽然这样的设计在造型上确实有一定的加分,但这类设计却不是很合理。
首先绝大多数人的脚型是不对称的,脚型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而这些品牌的鞋款设计通常都是统一的。但脚型不同,穿这类鞋款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出现脚趾挤压的问题,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双脚脚趾变形问题。
现在比较常见到的运动品牌大多数都不适合脚型,要想避免这类情况,可以从国产品牌或者亚洲品牌鞋款入手,这类鞋款通常比较符合国人的脚型。除此之外,上脚尝试后再买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开挤脚和过于窄的鞋款,才能有更好穿着感受。
2.足弓支撑
给鞋款加上支撑和足弓加上设计本身的意义就是为了运动者在运动时能有更好的运动感受,因此会加强这方面的设计,但长期穿着这类鞋款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危险。
首先长期穿着足弓支撑的鞋款会让你的双脚长期保持相同的状态,使双脚变得僵硬脆弱,失去原本的自然状态,从而更容易出现双脚受损的问题。而且不少的足弓支撑鞋款还会改变运动的状态,一旦更换成其他的鞋款,就容易出现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方式就是备好另外一双替换鞋款,避免长期穿着,减少对于双脚的压力和损伤。除此之外,非运动状态,最好选择稳定性鞋款,这类鞋款对于双脚的保护也是比较不错的。
3.过硬的鞋底
许多鞋款在设计的时候通常都会将鞋底设计成又硬又厚的款式,一是为了增强鞋款的耐磨性,越厚实的鞋底越耐磨,而是为了增强鞋款的抓地力和其他的性能,但过硬的鞋款本身就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首先是在运动时,双脚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处于变化的状态,但过硬的鞋底阻碍了这个动作的完成,从而强迫你的双脚做出妥协,使其适应鞋底情况,导致双脚的不适感,长期穿着过硬的鞋款运动容易有足底颈膜炎等问题。
在鞋款选择上最好挑选具备回弹缓震的鞋款,这类鞋款能给双脚足够的回弹和反馈,减少运动时候产生的缓冲,从而更好的保护双脚。
4.前后上翘的设计
相信大家对于这类鞋款设计并不陌生,因为当下大多数的跑鞋都是以这种款式设计的。这种设计的本意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竞速状态,而且不少跑鞋还加入了碳板,以此来满足竞速的需求。
这类鞋款最大的问题在于会在不知不觉中拉升你的双脚,使双脚长期保持拉升的状态;使得足底筋膜持续释放张力,长时间下去足底筋膜炎的问题就来了。而且大多数人本身就不具备高强度的运动能力,长期穿着也容易出现崴脚等问题。
如果您并非是专业的运动员,建议尽量少穿这类鞋款,可以从更加安全好入门的缓震鞋款穿起;还有就是不要将这类鞋款当做日常鞋款穿搭,避免长期穿着才能更好的避免此类受伤问题。
以上就是几个笔者认为不合理的鞋款设计,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和看法,不妨留言评论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