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长寿的良药!医生提醒:到了60岁,走路时要牢记“6要素”

发布时间:2025-05-09 01:27  浏览量:4

上了年纪,很多人都说走路是公认的长寿良药,想着多走走肯定没坏处,不过可别以为走路就是迈开腿这么简单。

特别是过了60岁身体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皮实了,不少人没注意方法,反而越走越不对劲,膝盖疼,腰背酸,甚至还可能摔跤,得不偿失。

其实想要靠走路走出健康长寿,里面藏着不少讲究,医生们一直强调,老年人走路可不能瞎走,得讲科学。

那到底哪些关键点,是老年人走路时非记住不可的?

住在城东的王爷爷是个精神头挺足的老人,退休后也不爱闲着,总想找点事做,看着公园里不少老伙伴每天早晚都爱出去走走,说是锻炼身体,王爷爷也心动了。

心想这走路简单方便,什么时候都能走,没门槛,正好可以动起来,别窝在家里光看电视,一开始王爷爷可带劲儿了。

听说网上有那种排名,看谁走得多,他就铆足了劲儿,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就出门,晚上吃完饭也出去溜达,一心想着步数越多越好。

他觉得年轻人都能走那么多步,自己身体还行,肯定也能跟上,刚开始还好,觉得走路走得一身汗,挺舒服的,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先是膝盖偶尔有点酸,他没在意,以为是正常现象,歇歇就好,结果酸痛慢慢变成了持续的疼,有时候上下楼梯都得扶着扶手。

尤其是一次,他晚上饭后急着出门刷步数,路灯不太亮,脚下没留神踩到一块砖头松了,差点就摔个大跟头,幸亏旁边一位老友眼疾手快扶了他一把。

回家后真是出了身冷汗,想起来后怕,膝盖痛得有点厉害了,王爷爷不得已去了医院。

检查完医生听了他每天轻松破万步,有时候甚至奔着两万去,还是穿着双普普通通,鞋底有点磨平的旅游鞋就上阵,时间也不定。

有时候一走就是一两个小时不带歇的,医生哭笑不得,告诉他说,走路确实是好运动,对老年人尤其好,可走路也不是瞎走,拼命走就能行。

特别是到了60岁这个年纪,身体机能跟年轻时候不一样了,有些地方得格外注意。

医生告诉王爷爷,他膝盖疼就是典型的走路方法不对造成的,老年人走路想要真正从里面淘到健康,可得讲究个科学,得记住几个重要的点。

医生给他归纳了一下,老年人健康走路,得牢牢记住6要素,分别是适量原则,姿态重要,注意装备和环境,注意身体信号,科学搭配,规避陷阱。

王爷爷听了医生的解释,这才明白原来走路也是个技术活儿,不是光凭热情就能做好的

适量原则姿势得对

走路的话,先从适量原则和走路姿态说起,医生提醒说,过了60岁,走路的强度和量就不能跟年轻时候比了,不是说走得越多越好,太多反而可能成为负担。

一般来说建议老年朋友们每天走个六千到八千步就挺合适,这个步数,既能达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让膝盖关节压力太大,加速磨损。

当然了这个数也得看自己身体感觉,要是哪天感觉腿上不太舒服,或者有点疲惫,就少走点,别硬撑。

说完了走多少路,再说说怎么个走法,每次走路,持续三十分钟到整一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时间太长容易累,也容易伤关节。

实在想多走,可以分开来,比如上午走半小时,下午或者晚上再走半小时,分成两段来走,身体更容易接受。

走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要让身体感觉轻松,喘气均匀不费劲儿,慢点走,对心脏也更友好,不会造成过大负担。

除了量和速度,走路的样子也很关键,走路的时候,得注意姿势,头抬起来,挺胸收腹,肩膀放轻松,两条胳膊自然地跟着身体的节奏前后摆动。

迈步的时候,尽量用大腿和髋部带动着往前走,先是脚后跟着地,然后过渡到整个脚掌,别老是内八字或者外八字,走路姿势不对,时间长了对膝盖也不好。

走的时候,自己感觉一下是不是稳稳当当的,没有歪歪扭扭或者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得稳,说明身体状态不错。

要是发现自己走起来有点跛或者步子迈不开什么的,得留个心眼。

里外保障不可少

第三,再说装备问题,出门走路,鞋子可得选对,不能穿太板或者太软的,得选那种鞋头前面宽松点,鞋底有弹性,防滑性能好的。

那种已经磨得光溜溜的鞋底或者特别软趴趴的布鞋,穿着长时间走容易让脚变形或者踩滑了摔倒,得赶紧换新的。

走路也得挑地方,尽量走在平坦,光线好的地方,少去车来车往的马路边或者坑坑洼洼的小路上,要是遇上雨雪天,路滑危险,就别勉强出门了。

夏天就选早上或者傍晚,太阳没那么晒的时候出去走,还有最好能找个老伴或者朋友一起走,路上有个照应,万一有点什么事,也能互相帮衬着。

第四,出门前兜里揣个手机,带点小饼干或者糖块的,有备无患,这些都是走路的基础准备和外在条件,做好这些,才能更安全地迈开腿。

关注身体科学搭配

第五,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光走还不够,也要注意自己身体里有没有异常,比如刚吃完饭,肚子还饱饱的,这时候别急着出门快走。

最好等上半个小时,让胃里的食物稍微消化一下再动,不然容易影响消化,甚至感觉不舒服。

刚开始走的时候,可以先慢悠悠地散步一段,让身体热起来,再慢慢加速到觉得那个舒适的速度。

走路过程中,得留神身体有没有别的不舒服,要是感觉胸口有点闷,闷疼,或者喘不上气,呼吸特别困难,再或者膝盖疼得厉害,赶紧找个地方坐下休息。

必要的时候得赶紧去医院看看,这些症状可能不是因为走累了那么简单,是身体在提示潜在的危险。

为了更安全地走路,定期去医院做个体检,特别是检查心肺功能,关节情况,还要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要看看控制得怎么样。

把身体到底怎么样弄清楚了,再结合医生给的建议来安排走路计划,这样才能心里有数,走得更踏实。

走路虽好,但也别把它当成唯一的运动方式,还可以试试其他的,这就是科学搭配的理念。

比如游泳,打太极拳,这些都是对关节冲击比较小的运动,跟走路搭着来,既能锻炼到不同的肌肉群,又能减少对某个关节的重复压力,别老盯着走路这一件事。

最后一个关键点是“规避陷阱”,换言之就是避免生活中和运动里的一些误区,比如王大爷盯着的那个排行榜就是个例子。

为了冲个排名,不顾身体感受,硬是走很多步,这完全没必要,走路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不是为了跟谁比。

还有容易忽略的陷阱是不热身,觉得走路很简单,迈腿就走,其实运动前花个几分钟做点简单的拉伸活动,走路时就不容易拉伤或者扭到。

其实走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确实是件大好事,但也要记住医生说的那些点,别掉进那个常见误区里,跟自己身体较劲。

结语

走路简单易行,但是到了60岁,更要用对方法,记住这6要素,把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走得安安全全。

这样就能真正享受到走路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迈向更加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信源

光明网 2022-08-15 走路有助延寿!怎么走效果最好?

光明网2025-04-30每天走多少步合适?运动养生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