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奇案——失履奇案:一只绣鞋酿奇案,知县妙用绣鞋明案由

发布时间:2025-06-11 18:40  浏览量:20

直省定州地界,有个村民娶了邻村女子为妻。村民家中有位寡母,常年疾病缠身,家中打水舂米的活计全靠新妇操持。新妇年方十八,生得清秀模样,村民心里头总有些不踏实,平日里对媳妇看管得格外紧,回娘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媳妇和她爹娘都颇有怨言。

那年秋熟时节,媳妇娘家村子里搭台唱戏酬神。正巧村民母亲病体稍有好转,岳父托人来说情,想接女儿回去瞧瞧热闹。婆婆念及亲家情面,便应了下来,新妇欢欢喜喜梳妆打扮着去了。村民本就不大乐意,隔了没两天,就去岳家催媳妇回家。岳父岳母疼女儿,哪里肯放,只说让孩子多看几日。等社戏快要散场时,村民又去了,扯着母亲劳累犯病的由头,催着媳妇赶紧跟他走,絮絮叨叨说了半晌。新妇正贪看台上戏文,哪里舍得走,便央求道:“就剩这一晚上了!婆婆就算身子不适,夜里也没什么活计,等戏唱完,明早一准儿回家,误不了事的。”岳母也在一旁帮腔,村民犟不过,只好悻悻地独自回家了。其实他也不是存了坏心,小夫妻新婚燕尔,不过是一时醋意上头罢了。

回家路上,村民越想越气:“这贱骨头不想着夫妻情分,只顾自己痛快,我定要让她难堪!”到家吃过晚饭,他趁着夜色又偷偷摸回岳家村。他知道岳家旁边有间矮屋,紧挨着戏台,媳妇常和娘家姊妹们坐在屋檐下看戏。远远望去,果然见媳妇在那儿指指点点,笑得开心,村民更是火冒三丈。他猫着腰在人堆里穿行,悄悄躲到廊下,昏暗中竟没人发觉。此时台上正演到热闹处,金鼓齐鸣,满场喧哗。媳妇看得出神,渐渐忘了形,一条腿不自觉地垂了下来。村民瞧准时机,踮起脚尖,伸手就把她脚上的一只绣鞋给拽了下来,转身就跑,媳妇竟浑然不觉。

村民把绣鞋揣在怀里,急急忙忙跑回家,关上门倒头就睡,也没跟母亲说这事。他打算等媳妇明早回来,好好羞辱她一番,出出这口恶气。再说那媳妇,过了一会儿觉得脚上发凉,伸手一摸,才发现绣鞋不见了,心里咯噔一下,疑心是哪个轻狂汉子做的手脚,又羞又悔。眼看亲戚们都在旁边,要是传扬开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她等不及戏散,赶紧找了块布条把脚裹上,跟父母说要回家。老两口见她半夜要走,觉得奇怪,问她也不肯说,只说脚软走不动,让家里人牵来一头跛驴送她。她心里盘算着夜里回家换鞋,免得被人瞧见笑话。

到了婆家,婆婆还没睡,开门见了她就惊讶地说:“你女婿说你明天才回,怎么深更半夜就来了?不怕你爹怪罪吗?”媳妇编谎道:“听说娘又不舒服,心里着急,等不到明天了。”婆婆笑了笑:“我这病也是老毛病了,不打紧的。”媳妇等婆婆睡下,才摸黑进了自己屋。怕惊醒丈夫,没敢点灯。丈夫听见动静,问是谁,她才小声答:“是我回来了。”丈夫冷笑一声:“我还以为你跟着戏子跑了呢,居然还知道回来?”媳妇知道丈夫在气头上,不敢作声。丈夫又说:“台上戏文那么好看,听说明天还要演,你怎么急着回来?”媳妇更是低头不语,心里想着等丈夫睡着了,再找鞋换上。谁知丈夫又问:“回来怎么不点灯?”媳妇刚说“夜深了灯油灭了,摸黑也能睡”,丈夫就知道她心思了,突然坐起来:“我去给你点蜡烛。”媳妇连忙阻拦,丈夫哪里肯听。

蜡烛一亮,屋里照得通明,媳妇慌忙把脚往被子里缩。丈夫早瞧见她一只脚没鞋,故意笑着说:“把脚伸出来,看着怪奇怪的。”媳妇只把穿着鞋的那只脚伸出来,也笑着打岔:“你这么盯着看,难不成还能有人光脚走路?”丈夫盯着她看了半天,突然拽住她的右脚:“这只怎么没鞋?”媳妇羞得满脸通红,低头不说话。丈夫破口大骂:“不听我的话,弄出这等丑事,就是把你剁成肉酱,也难解我心头之恨!”他追问鞋子去哪儿了,媳妇哪里答得上来。丈夫越骂越凶:“鞋好好穿在脚上,现在不见了,你做了什么事自己清楚!我还能把你当媳妇吗?”他骂骂咧咧上了床,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明天要查清楚,非杀了她不可。其实他也就是一时羞愧恼怒,骂着骂着,翻来覆去竟睡着了。

媳妇坐在床边,又怕又愧,想到这事要是让邻里知道了,肯定要被笑死,一时想不开,竟找了根布条吊在房梁上自尽了。丈夫听见动静惊醒过来,伸手一摸,媳妇身子都凉了,吓得魂飞魄散,后悔不迭。他转念一想,媳妇半夜回来,应该没人知道,要是把尸体藏起来,再反咬她爹一口,说不定能躲过灾祸。于是他割断布条,把媳妇尸体背出家门,扔进了隔壁寺庙的井里。回到屋里,想起往日夫妻情分,又忍不住怅然惋惜。

天亮以后,他没跟母亲说,径直去岳家接媳妇。岳父母说早就派人把女儿送回去了,他却一口咬定没见着。正巧送媳妇回来的人有事出门了,两家人起了疑心,便告到了官府。定州知州胡公向来精明善断,立刻把送亲的人传来审问。那人喊冤不服,只说了婆媳见面时的对话。胡公心里起了疑,又把媳妇的婆婆传来,问的话和送亲的人一致。胡公便对村民用了刑,他这才吐露实情,说把媳妇尸体扔井里了。

胡公命人给村民戴上枷锁,押着去井里找尸体。又让会水的人下井打捞,谁知捞上来的竟是个光头和尚,根本不是那年轻媳妇。胡公和围观的吏民都大吃一惊,仔细一看,那和尚额头被砸烂,早已死了。原来媳妇被扔进井里时,正好挂在井壁的坎上,没沉到水里,过了一阵竟缓过气来。她只觉得浑身冰冷刺骨,四周漆黑一片,抬头才看见井口透进些光亮,还以为到了阴曹地府。用手一摸,才发现是掉进了井里,赶紧大声呼救。

当时正是五更天,寺庙里的和尚起来打水浇菜,听见井里有声响,以为是谁失足掉下去了,俯着身子一问,才知道是邻家媳妇。这和尚认识她丈夫,赶紧找了根长绳子想把她拉上来。井有九仞深,媳妇手滑没力气,折腾了半天也拉不上来。正着急时,来了个年轻后生,是邻村来学种菜的。他见和尚弓着腰使力,笑着打趣:“大师这是做什么呢?莫不是绳子断了,净瓶捞不上来?”和尚把事情说了,后生说:“大师也太不仁义了!佛家讲究慈航普渡,哪能自己在岸上看着?你平时能下井淘水,我把你缒下去,你把她捆好,我再拉上来,这不就行了?”和尚说:“好主意,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没人帮忙,才出此下策。”于是让后生拉住绳子,自己顺着绳子下到井里。找到媳妇后,他解下绳子捆住她的腰,喊着:“快往上拉!”后生一使劲,果然把媳妇拽出了井口。

后生见媳妇虽然衣裳湿透,却容貌秀丽,顿时起了坏心思,骗她说:“娘子先到高坡上歇歇,我把大师拉上来。”媳妇信以为真,刚松开手,后生就搬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咚”地扔进井里,正好砸中和尚的头,和尚当场死在水里。后生怕他没死透,又扔了几块石头下去,直到没了声息才罢手。他转过身一把抓住媳妇的衣裳:“快走!这儿不能待了!”媳妇见和尚被打死,知道这后生不是好人,吓得想跑,却被他死死拽住,只好跟着他走。

拐了几道弯,到了一间土屋里,后生对媳妇说:“刚才那和尚跟我说话时,看你的眼神就不对劲,我才救了你。现在送你回家吧,但你衣裳湿透了,怕是不好受。我先出去,你自己把衣服拧干,等干了再走,我绝没坏心思。”说完就出去了。媳妇信了他的话,心里还感激他救命之恩。又觉得衣衫湿冷难耐,便起身插上门,脱了衣服用手拧水。正光着身子没防备,后生突然破窗而入,强行占了她。

事后,后生问她:“你想回家吗?咱们走吧?”媳妇说想回,后生却道:“不行!和尚死了,你回去肯定要吃官司,他们准会说是你同谋。再说我送你回去,你丈夫更要疑心,你有几条命够折腾?”媳妇本就怕丈夫,听他这么一说,慌了神:“那可怎么办?”后生说:“我是新乐县人,在这儿给人帮工,打算明早回家。你要是肯跟我走,我还没娶媳妇,就娶了你,你可愿意?”媳妇想来想去,实在没地方可去,就答应了。只是说:“刚才掉井里,另一只鞋也陷在泥里了,你得找双鞋来,我才能走。”后生点头答应,锁上门又出去了。

到了晚上,后生送吃的来,媳妇又催他找鞋,他说:“鞋在别人脚上,我去哪儿找?”媳妇说没鞋实在走不了。两人便在土屋里住了下来,渐渐也做了欢好之事。第二天后生又出去,媳妇再三叮嘱他找鞋,他嘴上答应,心里却犯了难。中午时分,听说和尚的尸体被发现了,后生更是慌张,直到傍晚才敢回土屋。他一个人在野地里走,忽然看见路边有两只红绣鞋,小巧玲珑,像是媳妇能穿的,猜想是别人遗落的,高兴坏了,也没多想,捡起来就往回跑。一进门就把鞋递给媳妇,媳妇仔细一看,惊讶地说:“这是我的鞋啊!你从哪儿弄来的?”

后生刚要说是路上捡的,突然房门被撞开,两个差役冲进来,用铁链锁住了他:“杀人凶手果然在这儿!”后生吓得面无人色。原来胡公查验和尚尸体时,在井里找到了媳妇的另一只绣鞋,猜想媳妇可能没死,而且走不远,跟她在一起的肯定是附近的光棍。又想到男人不好向人讨要女鞋,便让媳妇的丈夫把家里媳妇的鞋都找出来,交给差役。差役们把鞋分放在偏僻小路上,埋伏起来,看见有人捡鞋,就悄悄跟上,果然找到了这后生和媳妇。

差役把前后经过一说,后生低头认罪。胡公判他偿了和尚的命,村民也因诬告被判刑,媳妇则被允许另嫁他人。因为这桩奇案审得明白,胡公很快被提拔重用,人人都佩服他断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