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白菜价神鞋!被低估的“六边形战士”,走路跑步爽到爆
发布时间:2025-06-16 15:44 浏览量:18
今天老魏讲的这双鞋,是来自粉丝的推荐。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位粉丝推荐给我,老魏很有可能就错失了一双好鞋啊!
大家以后有什么想了解的鞋,都可以在评论区发出来,老魏会统计那些被提到次数多的鞋测评,和大家一起谈论。
本期测评的是匹克的千层浪跑鞋。说实话,老魏跑步+通勤穿了几天以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鞋真是特别的爽,没能想到匹克现在已经可以把自己的态极材料,做到这个地步了。
在我印象里,态极中底做的慢跑鞋,属于是那种走路很舒服,但是跑起来感觉又重又拖的“坦克”。但是千层浪这双鞋完全不同,他给我的感觉是又能慢、有能快,是一双全方位的万金油跑鞋。
鞋面,一眼就知道是很透气的。绞棕网面+大网眼的透气设计,很符合现在夏天的使用场景。上脚以后的感觉更明显,一点都不闷。
而且这个鞋面的材质,要比匹克之前的那几双鞋都要柔软,所以舒适度也更高了,抗撕裂性也得到了加强。
再说说鞋身,老实说我第一眼看到这个中底结构设计的时候,差点骂出来。因为不管什么跑鞋,你在中底内侧的足弓位置挖了一块出来,势必会影响整双鞋的稳定支撑。
就从这一点出发,不管是训练鞋和慢跑鞋,都不应该去做的——不过上脚以后,确实打我脸了。有些时候,光是眼睛看到的东西,的确会产生欺骗,这个我们后面详细说说。
千层浪采用的是双密度复合中底(又是老魏最喜欢的中底方案),上下两层都是态极材料,但是硬度有所区别。
上层是低密度的软弹态极,主要是负责脚感的输出。下层是高密度的硬弹态极,负责主要的缓震、回弹以及稳定支撑的职能。这是很多品牌都会选择的方案,上层负责脚感,下层负责性能。
前掌30mm,后掌36mm。而且前掌的宽度增加了5mm,默认为2E宽楦。对宽脚的朋友来说非常友好了。
41码单只重量215g,是非常好的成绩。千层浪作为一双轻量化的厚底训练鞋,我认为它的设计非常好——最关键的是,千层浪是无板材设计!老魏这段时间被铺天盖地的板材跑鞋给折腾烦了,现在看到这双无板材的千层浪,我真是爱到不行。
千层浪的两层态极组合后的脚感,就是韧弹。老魏我不太喜欢那种纯软弹的鞋,虽然那种穿起来很舒服,平时走走路没问题,但是长时间穿了以后容易累脚。
我打个比方你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同样是光脚走路。在沙滩上走和在土路上走,用的力气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脚会在更柔软的场地上,各个部位使用的力量会更大,从而导致肌肉过早的疲劳。
如果你穿过软鞋爬过山——我指的是那种旅游景点里有修建好楼梯的那种山,你就一定会发现软鞋更容易累,脚更容易酸胀。
刚才我说千层浪足弓内侧挖了一块,所以我很生气,认为这是很不负责、只图美观不顾安全的废物设计。但实际上,我穿上了以后才知道,为什么千层浪敢这么设计。
虽然它的足弓内侧被挖了一块,但是这里的中底做了一个内侧增高的设计,并且还在鞋身外部做了一个侧墙。整双鞋的中底还是内高外底的,并不影响中底对足弓的支撑。
而被挖空的那一部分,从整体上可以被视作为一个“释压舱”。脚落地的时候,这部分被挖出来的空间可以让中底有更多纵向的形变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千层浪有另外的足弓支撑设计,而这里被挖空的部分不影响支撑,反而可以让中底的脚感变得更好。
这鞋是真的爽,这种韧弹脚感的厚底竞速鞋是真的舒服。关键它41码单只重量才215g,而且鞋面很透气,不管是走路还是跑步,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中底的结构设计相当合理,走路很省力。而且上软下硬的中底,配合上窄下宽的结构布局,对双脚的支撑也相当到位。稳定性是真不错,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而且鞋底用的是CPU橡胶,全掌覆盖不算,厚度给得也很足。你当纯通勤鞋穿,这鞋没个几年磨不掉鞋底。当然大体重可能会磨损得快一些,这个没办法。就像车一样,再耐磨的轮胎,重车永远比轻车损耗得多。不过大体重跑个1000公里肯定没问题。
跑步也很爽,无板材跑鞋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那块长板子干预你双脚的落地伸蹬姿态,脚感就很自由。而且千层浪的中底反馈是很不错的,脚感优秀还有足弓支撑,这双鞋真是让老魏相见恨晚。
我跑了3次15公里,1次20公里,基本能确定千层浪在单次20公里左右的距离,是有很不错的抗衰减表现的。我这个正常体重的人,踩不穿它的缓震。负重20斤测试了一下(我有负重背心),很抗踩,大家放心。
喜欢去参加比赛的朋友,你们穿它跑半马是没有问题的。配速建议在6-8分配左右最舒服,极限是在4分配左右。
最后说说一些其他看法,我感觉如果匹克可以把内侧挖空的地方填上,再加一点对足弓的针对性支撑设计(比如加个支撑片,或者内侧中底硬化之类的),这双鞋就是一双轻量化的Kayano啊。默认宽楦还便宜的轻量化Kayano,我还真挺期待这样的鞋出现的。
我是老魏,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关注多多支持。有什么想要了解的,请评论或私信,老魏一定会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