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姨妈,舅舅他们

发布时间:2025-07-14 19:44  浏览量:3

#00后送爸爸的第一台新能源#姥姥在的话,今年就120岁了。

我从小跟姥姥在一起,是姥姥养大的,直到上初中的时候,才回到母亲身边,跟姥姥的感情自然很深。

姥姥是小脚女人,18岁嫁给姥爷,生儿育女。

母亲姊妹6个,我有四个舅舅,一个姨妈。

在我懂事儿的时候,问姥姥:人家有姥姥,也有姥爷,我咋没有姥爷呢?

那时候还不懂生死。

姥姥说:姥爷在外面了,一直没有回来,等再过三十年我就去找你姥爷去了。姥姥说这话的时候,我清楚的知道姥姥五十四岁。

姥姥的娘家是比较富裕的,姥姥的哥哥是秀才,家里殷实,姥姥的弟弟也有文化,受哥哥弟弟的熏陶,姥姥也识字。

读报纸,没有问题。我见过只要家里有带字的纸,姥姥就舍不得丢掉,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来看。

姥姥养育四个儿子,三个舅舅,我妈都有文化,有工作。

姨妈在村里的扫盲班学习,按当时说,也不算是文盲了,抗日的时候姨妈组织妇女抗日,做军衣、军鞋,为抗日出力不少。

解放后姨妈被指定南为下干部,那时候的南下多是去贵州等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支援当地的政党或团体的中坚分子,统称为干部。南方被解放后,需要大量的干部充填到地方,所以从北方各地急调南下的党政干部称为“南下干部”。

姨妈骑着高头大马,在众乡亲的簇拥下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姥姥一再嘱咐:要好好工作,不要挂记家里,车到山前有路行。

一周后,姨妈走路回来了,姨妈说:放心不下娘,放心不下弟弟、妹妹,怕你们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怕娘太过做难、操劳。

最大的是大舅,再就是姨妈年龄大了,大舅已经工作,三舅、四舅在部队,母亲年龄还小,在上学。

姥姥总说;不能亏了我大姑娘,如果不是为了一家人的吃喝,大姑娘就是南下干部了,也能跟你们一样工作了。

跟姨妈一起离开家乡的最低的职务都是处级干部。

姨妈从来没有后悔过回家照顾母亲、照顾兄弟、妹妹。

当年生活困难,吃的、用的都很匮乏,姥姥让舅舅、还有我母亲上学,如果姥姥没有见识,在那样的条件下让舅舅他们放下地里的庄稼去读书,一个村子里能做到的也没有几个。

姥姥高龄,舅舅、母亲都在外面工作,姥姥在村里也是德高望重的人。

在我问姥姥,姥爷在哪儿的时候,姥姥说,三十年后就去找姥爷了。

我长大后,计算着,姥姥去世的时候是84岁,正好是三十年后。

有一次,我偶尔跟外孙女,说起我姥姥,母亲、姨妈、舅舅他们的事,外孙女特别好奇。

跟我说:姥姥咱的上代人都是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啊。

我说:当然了。

当时外孙女刚十岁,就已经知道了为国做贡献的事儿。

我们平时带她出门旅游的时候,首选的就是红色教育基地,再就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