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补路人”烈日下抢修,鞋底2个月就烫脱胶

发布时间:2025-07-17 16:00  浏览量:5

中午11点,7月的太阳正火辣辣炙烤大地,路面温度直线攀升,已超45℃。“跟我们脚下的路相比,这点热真不算什么。”7月16日上午,在吾悦广场前的括苍西路,全身上下包个严实的陈俊豪冲着我们摆摆手,示意记者赶紧到人行道上来,因为脚下“新出炉”的柏油沥青路,站久了鞋底会熔化脱胶。

陈俊豪的话,一点都没有夸大。当摊铺机将加热好的沥青浇筑在路面时,马路就像一块“滚烫的铁板”,温度高达145℃至170℃。“沥青铺上去后,需要2个耙工,3至5个撬工在旁协助施工,滚烫的柏油滋滋冒着热气。热气扑面而来,跟蒸桑拿没两样。”陈俊豪是市公用集团下属建设集团市政开发公司道路施工分公司的“小队长”,他与另12个工人组成的施工班组,是城市烈日下的“补路人”。

趁着施工的间隙,施工队里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韩,手里端着一碗乌梅汤,躲在行道树下,大口大口灌下了一碗。接着,他抹了把脸上滴答往下淌的汗水,抬手招呼正推着人工平板夯,在路边角落夯实路面的老陈赶紧过来喝一口。他说:“我们每天会烧两桶冰饮,一桶乌梅汤解渴,一桶绿豆汤解暑。”

这时,放下铁耙的邓立超也凑了过来。因为热,他直接把湿毛巾盖在头顶,然后再戴上一顶竹斗笠。他指着脚下的劳保鞋说,再厚的鞋底也经不起170℃的炙烤,不到2个月鞋底就会脱胶。他说:“浇筑过程中,很多细节需要人工填补,站久了脚底容易烫出水泡。”

在他们的口中,修路工的“苦”都是要硬吃的。无论是驾驶摊铺机、胶轮压路机,还是操作人工平板夯,或者是大太阳底下当耙工或撬工,每天都是汗如雨下。他们说:“我们这活,冬天不好干,雨天不能干,所以每年7月到9月,最热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小队长”陈俊豪告诉记者,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沥青在摊铺时的温度对道路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沥青的温度在145℃—170°之间施工效果最好。因此天越热,沥青浇筑后的保温越好。

夏天的环境对于工人来说最恶劣,但是对于道路品质来说却是最佳时期,所以抢工期就成了道路维修施工的头等大事,因此这段时间,陈俊豪和队友们没有规定的上班时间,也没有准确的下班时间,更没有固定的休息天与节假日。他说:“我们的工期已经排到了国庆以后,7月到9月除了下雨和台风,我们几乎都在赶工期。”有时候浇筑沥青,为了保障道路能正常通行,往往没法全封闭施工。他们得从天亮就开始忙活,一直干到天黑,中间只在中午歇一小会儿,就是为了让道路始终保持畅通。

陈俊豪说,修路跟其他户外工作不一样,天越热,沥青浇筑的效果越好,再加上早点把路修好能缓解交通压力,因此每天出工时,大家都挥洒汗水加油干。说这话时,这群晒得黝黑,却依然充满干劲的“补路人”毫无抱怨,只是朴实无华地讲道:“我们修路就是为了大家出行,不能最后把大家搞得出不了门。下雨天落下的活,我们要抢工回来,早一分钟把路修好,城市交通就能早一点畅通。”

供稿: 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