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催婚是父母心湖的倒影,怕儿女错过站台,搭不上幸福车

发布时间:2025-07-18 13:34  浏览量:4

早上九点刚过,手机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接通视频,表姐的脸孔在那一方小小天地里浮现出来。

她站在自家鞋店中央,身旁货架上整整齐齐码放着新鞋盒子,周围却不见一个顾客身影。

这竟是表姐头一遭主动打来视频电话——她是大姑姑家的二女儿。

表姐开口先探问:“你姑娘谈对象了吗?” 我摇摇头:“还没有呢。” 脑中念头急转如车轮飞驰,便顺口问:“你要嫁姑娘了吗?”

她脸上霎时绽开笑容,却分明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勉强:“是呀…” 我继续问:“啥时候?” 她答得轻松:“就在后天。”

这倒真是令我惊诧起来,断然不信:岂有后天嫁女今日才来请客的道理?

我们又不是外人。再说我们亲表姊妹要四十多人,但凡有个啥事,向来都是提前一周便早早的告知。

如果和有事情的这家住的近,早早的要去帮忙。可这次表姐怎么这么迟才告诉我呢?显然不符合常规。

我笑着探问:“如何这般仓促?”

视频里的表姐先是短暂的沉默,继而传出一声幽长叹息:“唉,把人就愁死了。” 她声音里浮动着深深的无奈,“两个姑娘都三十几了,还孤零零没有着落呢!可怎么办?”

我也在发愁,孩子们都大了,却仍未有对象。其实,不是孩子们不想寻得伴侣,不过是茫茫人海之中,尚未遇见那个恰如其分的“合适”罢了。

我们隔着屏幕聊了许多——关于孩子们找对象,关于婚姻,关于生命里那些难以言说的安排。

表姐的面容在屏幕上微微颤动,那皱纹里似乎埋藏了太多不能释怀的焦虑。

她身后鞋店镜子里映出的身影,和手机中她的面庞交叠着,竟也如镜子般折射出我心底同样深埋的忧思。

这忧虑仿佛是无声的藤蔓,缠绕着两位母亲的心房,在每一次嘘寒问暖的间隙里,蔓延滋长。

电话挂断后,我握着尚有余温的手机独自静坐。窗外的阳光正无声无息地透过玻璃流进屋内,温柔地铺洒在地板上;那些光斑犹如时间之手在缓慢推移,一寸寸抚过房间。

如今手机早已静默,可那清脆的铃声却似乎仍在房间的墙壁之间碰撞、回旋、萦绕耳际。

我凝视着方才视频里表姐身后的鞋店货架,排列整齐的鞋盒像无数未启封的人生可能。

鞋店里的镜子映照过多少匆匆步履?——世间多少儿女,便是踏着各色道路奔赴自己那未知的前程。

而母亲们凝望背影的目光,何尝不是一面面无声的镜子?照见的,却每每是自身岁月中那几寸未竟的忐忑与期待。

原来这仓促的“喜讯”背后,那声叹息的分量,远比嫁娶的吉日更接近我们内心真实的天气。

人世间所谓催婚的急迫,终究是时间投在父母心湖上焦虑的倒影——生怕儿女错过了站台,便搭不上幸福那班车。

然而生命之河哪里又有什么固定时刻表?它的节奏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每一条支流终将在属于自己的山谷里蜿蜒成歌。

在那些尚未遇合或看似踌躇的转角,未必是迟误;或许只是命运正以更悠长的呼吸,酝酿着一次更深的靠岸。

人生如行路,或疾或徐,从来不必将自己挤入旁人锣鼓喧天的时刻表里。

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各自命途的寂静与喧腾之间,怀抱着温柔耐心,守望那一朵终会为自己而开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