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大学生‘搞破鞋’,为什么会有人共情?又是谁在共情?

发布时间:2025-07-19 04:39  浏览量:1

我是占理儿。

21岁女大学生”Easy girl” 这事,写了两篇文章,不少认同的,当然也有不少怒骂的。写这篇文章不是因为被骂急了跳墙,而是发现那些怒骂声音里,不少都是存在逻辑不通,为了骂而骂,为了维护女大学生而骂。

我仔细看了前面的文章,自认为没有诋毁女性意思,只是批评了女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以及她那类easy girl的不自爱和对自身安全的不在意。

这是知乎一位朋友的观点,它给了我一点启示,他的话很糙,但我觉得这话从根本上说明了问题。

这句话符合心理学中的同类认同:有同样经历、情感、属性的人,在心理上天然的会站在同类视角去看待问题,自然的产生同情、理解、包容等情绪。在很多场景都印着了这种心理的存在,比如:

某地铁上,3名老外发表辱华言论,一群男士冲上去暴揍,评论区人们义愤填膺“打得好”“黑衣大叔勇猛”

而对这名跟老外见第一面就睡觉的21岁大学生,谁会产生共情呢?又共情她什么呢?她身上哪一点值得共情呢?

这三个问题,建议小伙伴们仔细品味一下。

我看到很多评论,都在指责大学,说大学不应该因为私德开除学生,更不应该指名道姓。

首先,这里有人在混淆视听。

大学开除她的最主要原因不是私德,而是因为她不来上学,不在学校。

这名女学生跟老外睡觉的事情发生在去年12月份,也就是CS2赛事在上海举办期间。而老外把视频发布到网络大概是赛事结束回国后,也就是12月到1月初这个时间范围内。老外也在7月13日的声明中提到,大概是6个月之前发布的。

学校其实早已注意到了事件,舆论也有小面积的传播,但是由于没有引起重大关注,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像今天这么广。

咱们也可以想一下,这事刚开始虽然在网络上没引起轰动,但是在学校那个小范围内,很可能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丑闻’了。

学校网站7月8日发布的开除公告中也解释了,学校已经先后两次通过多种方式向她送达处分告知书,至于为何还要网站公告,学校给出的解释是,维护各方利益。

这也比较容易理解,因为随着事件的发酵,学校收到了投诉,也有不少人质疑学校的不作为,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学校只好公开发布‘开除’通知。

当然,这是学校为了撇清关系的‘危机公关’,大学毕竟不是啥慈善机构,也没权利干涉学生的私生活,但如果学生的行为对学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招生,因此越早、越公开的划清界限,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其实没啥好指责和批评的,换做任何机构或企业,大概率都会这样做。至于一些说学校不维护学生的看法,我觉得是搞错了顺序和结论。

如果是完全无辜的受害者,我相信学校或任何机构都会站出来维护‘自己人’,因为这既能体现该组织对员工的关怀,也能对外呈现良好的形象,符合组织的利益。

所以,从利益角度出发去看待学校的公告,其实无可厚非。

学校被指责最多的就是‘指名道姓’在公告里写上了女学生生的姓名,一些人也将此作为攻击学校的口子,说学校这样做是‘公开处刑’,不给学生留一点活路。

关于这点,更是无稽之谈。女生的名字及单位等信息,其实早在学校公告发布之前,已经被人扒出来了(当然,这种开盒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即便没有学校的公告,随着舆论的发酵,女孩的姓名也会变得众人皆知。

也正是因为女孩被人扒出来,学校才必须在公告中‘指名道姓’,这样才能明确到人,达到撇清关系,划清界限的目的。

说这些不是为了帮学校说话,只是想说明,学校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对学校有利的事而已。

如今对该女生的批评,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没人希望她死,她也罪不至死。大家只是觉得她咎由自取,希望她得到教训,希望女孩们别做同样私德败坏的事。

但是不知为何,就是这样的一些批评,或者是激烈一些的谩骂,却遭到了很多人的曲解,一些人甚至为了维护女生,搬出了法律、公平、男女对立等‘宏大叙事’,来混淆视听、引导‘舆论’向其他方向发展。

就事论事不好吗,这事就是女孩私德败坏,造成了严重、恶劣的社会影响,学校为了维护声誉和利益,开除了她而已。

舆论批评的也只是她不自爱,有男朋友还约P,不懂得保护自己,明知视频有泄露的风险,还配合外籍男子拍视频。

没人说她违法,也没人觉得她应该受到制裁,更没人说她应该去死。诚然,一些言论说她的行为在古代是要‘浸猪笼’的,这的确没错。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时代不同,开放程度不一样,知道‘浸猪笼’属于古代民间私刑,是不可取的。

舆论之所以很少批评外籍男子,并不是决得他做得对,而是大家非常清楚外籍男子拍视频目的是什么,并且他已经回到乌克兰了,国内法律对他无可奈何。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女孩的配合,他也拍不出那种能显示出‘廉价女孩’‘主动女孩’的镜头。

假设外籍男子完全是偷拍出来的画面,他放出来对他的名声也会造成影响,毕竟偷拍女孩视频这种事,放在哪个过度的社会上都是不光彩的。可是女孩主动配合、互动的视频,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这名外籍男子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但是这名女大学生,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俩人哪怕有一个是正经人,这事都不会发生,这种视频都不会存在。

女孩的确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当然这并不违法,社会上最多也就批评一下,只是个别网友骂得难听些。

可为啥有些人听不下去呢?大家批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骂死她,还是为了骂醒那些有同样想法的人?

大家可以想一下小时候,自己故意做了一件坏事,父母骂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气,还是为了让你认识到错误,进而改正?

我们在假设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批评和谩骂带来的社会性‘惩罚’,而是无尽的包容和理解,那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去模仿她的这种行为,继续败坏社会的道德准则呢?

最后,想问一下那些帮女孩‘狡辩’的朋友们下面这三个核心问题(先不考虑外籍男子的因素:)

1.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会觉得自己跟对象之外的第三人睡了觉,是一件正确的事吗?

2.你们第一次见面开房,你会不会非常配合对方,用对方手机拍摄亲密视频?

3.当你们拍摄的亲密视频被对方发布到网络后,你觉得自己无辜吗?会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有些事,明知不能干,就一定不要干;如果头铁非要干,那事后自己扛起来后果。

谁的人生,都会干些傻事,蠢事。扛起来了,人也就成长了。

扛不起来,那你需要想的是当初为啥要干?而不是如今别人为啥骂你!

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是有改过的机会和可能!

只是这改过的机会和可能,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惩罚’的痛苦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