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纵处天堂,亦难称意

发布时间:2025-07-21 17:16  浏览量:1

夫观江河之畔,鱼精于闭口,则钓饵空悬;檐下之犬,善摇其尾,鞭影自远;负重之驴,巧藏其拙,反脱力竭之困。

然善泅者常溺于深潭,善驭者每坠于危崖。嗟乎!世人各执其长,反为祸根所伏,岂非天意幽微,令人深省?

人生于世,其乐岂在广厦千间、金玉满堂?计较如尘,心即樊笼。

古之智者云:知足者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纵处天堂,亦难称意。欲望如蔓,贪念似藤,一旦缠身,便缚精神于桎梏之中。纵浮生如草木之微,倘能心田丰润,便如檐下清泉,自得自在,其乐何穷?

贪之一字,实乃穿肠毒药。忆那三国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何其勇也!然恃其威名,轻入麦城险地,终至英雄末路,岂非“善水者溺”之明证?又如红楼梦里王熙凤,心机算尽太聪明,欲壑难填,终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凄惶境地。

贪念如渴饮咸泉,愈饮愈渴,终将焚身于欲火之中。有人为聚财而熬枯心血,竟使灯油速尽;有人为广厦而榨尽骨肉亲情,终落得形影相吊;亦有人为青云直上而积劳成疾,登高之日竟成绝响之期。

殊不知人间至宝,非珠玉所能衡量。不过晨光初照时盈于户牖的那缕清辉,深夜归来时候于柴扉的那盏灯火——此乃天地间最无价之温存,亦为尘世里最恒久之慰藉。

人生恰似熬粥,烈火催之则焦糊满釜,唯有文火徐图,方熬出稠润米油。终日奔波者,如何识得路边野芳之清雅?刻刻计较者,焉能品出盘中真味之甘醇?

昔有樵子,歇担林间,方闻山雀清啼胜似仙乐;渔父收网暂泊,乃见晚霞泼彩染透长空——此非怠惰,实乃留隙以纳天籁,予心以沐清风。

所谓执念,恰如紧握之沙砾,愈是用力,愈是流散无踪;摊开手掌,反能承托皎洁月色。

菜市老翁,守三尺摊台三十年如一日,反比那些东奔西顾、朝秦暮楚的后生,积攒下更多风雨无阻的老主顾;巷口鞋匠,一生只琢磨掌底功夫,竟比频繁易辙、心浮气躁的白领,更早安顿了属于自己的方寸门庭。

诸葛亮空城之上,焚香抚琴,正是这举重若轻的留白智慧,胜过十万甲兵。心若专一,如针入深泉;步若踏实,自能行稳致远。

分寸二字,实乃尘世炉火纯青之艺。譬如庖厨掌勺,咸淡全在指间玄机;亦如匠人酿酒,醇香系于火候分毫。琴瑟之弦,过松则不成曲调,过紧则立时崩绝;纸鸢翔空,拽线太狠必坠尘埃,撒手太过则踪影无踪。

昔有舟子渡江,深谙此道。彼知奋力划桨之时,亦懂适时收帆,借顺水长风之力——如此张弛相济,反能先达彼岸。人生长河,亦需此等收放自如的从容智慧。

故曰:真富贵者,在心灵有余裕,可驻足为一朵云影凝神,能对虚妄诱惑断然回绝,于万丈红尘中守心如砥。

人生如品佳茗,妙处不在注满杯盏,而在留出那缕回甘的虚空,让余韵袅袅,不绝如缕。尘世逆旅,非在填塞欲壑,而在存养心间那方寸澄澈天地,能映照云卷云舒,亦涵容月缺月圆。此方为穿越浮华迷障、直抵生命本真的不朽箴言。

太史公尝叹:世人奔竞,多困于自设之藩篱。

今观市井,菜叟守摊得安,鞋匠钉掌成业;云长恃勇殒身,凤姐贪权覆舟。

乃知弦紧易断,茶满难香。

所谓通途,原在留白处——心有余地,则万丈红尘皆成滋养灵台的清泉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