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碾碎夏茅鞋厂:有实力的搬没实力的倒广州工厂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5-07-25 06:33 浏览量:1
拆迁通知贴在斑驳的墙面上,鞋厂老板老陈蹲在门口抽完最后一支烟,他的小工厂和夏茅村数百家作坊一样,即将消失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
广州白云区夏茅工业区,数百家鞋厂老板们聚集在村口公告栏前,指指点点着最新张贴的《广州市白云区夏茅村项目土地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这份2025年6月20日由白云区政府发布的文件,宣告了这个千年古村整体改造的正式启动。
根据方案,自征收土地预公告发布后,任何抢栽抢建行为增加补偿费用的,一律不予补偿。最早一批商户已经收到通知,需在7月30日前搬离。
工业区的最后时光
夏茅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是广州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这片位于白云湖东侧的区域,占地面积约4.43平方公里,下辖18个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达4万人。
村里的自建房基本五层起步,单间租金500元/月起。对拥有五六层出租房的村民而言,这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村口的金铂广场是夏茅联社首宗自主改造项目,这座白云知名商业体的成功落地,曾为夏茅村改造提供了信心保障。但如今,整个工业区即将迎来更彻底的变革。
夏茅村改造是白云区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2024年12月28日,白云区举行第三批城市更新项目集中开工暨夏茅片区征拆工作启动仪式。
作为广州探索“依法征收、净地出让”城中村改造新模式的代表,该项目首开区总投资超48亿,建设期限为2025年6月至2028年12月。
补偿方案与商户困境
根据补偿方案,集体土地上住宅房屋补偿标准为。对于鞋厂等非住宅建筑,则按评估价进行货币补偿。
然而,对于夏茅工业区的小微鞋厂老板们来说,这些补偿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在新环境重启生产。一位村里的阿叔调侃道:“拆迁暴‘富’,你说的‘富’字是富豪的富,还是负资产的负?”
补偿方案设置了搬迁时限奖励:自评估报告出具后3个月内签约搬迁的,可获得房屋价值15%的奖励;6个月内签约的奖励10%;9个月内签约的仅剩5%;超过9个月则无奖励。时间压力下,许多资金薄弱的厂家已无路可退。
制造业倒闭潮来袭
夏茅鞋厂的困境只是全国制造业洗牌的缩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注销/吊销数量达953家,延续了2024年1318家关停的倒闭趋势。
不降价活不下去,但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卷到最后,毁了同行,饿死自己。”一位业内人士道出了中小工厂的残酷现状。在成本上涨、品牌压价、监管收紧的三重夹击下,许多代工厂为求生存只能不断压缩利润空间。
鞋业与化妆品代工行业面临同样困境。订单减少导致产能过剩,加之品牌方自建工厂趋势加剧,白牌如美诗、迪仕艾普都建立了自有工厂,摆脱对代工厂的依赖。
数字科技城的新蓝图
夏茅村的未来已清晰可见。根据规划,改造后总建设量约682万平方米,相当于7.3个猎德旧改。3块复建地块将建设14栋安置房,提供2082套房源;整个项目的7个安置地块最终将提供7880套安置房。
产业布局上,夏茅将变身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东部片区的核心承载区,打造“数字中国”实践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试验区。这个定位与2021年夏茅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一脉相承——当时珠江实业投入逾10亿元,计划导入电子竞技、数字创意、数字传媒产业。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超24亿元,税收超1.6亿元,夏茅联社集体年收入将增加超2400万元。对于村民而言,留用地指标逾130亩,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保障。
夏茅村工地的围挡外,老陈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鞋厂。不远处,白云湖数字科技城的规划图上标注着电子竞技、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三年后,这里将崛起2082套安置房和14栋现代化楼宇。
珠三角制造业洗牌的数据冰冷而残酷——2025年上半年全国又有953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关闭。而在黄埔区,粤芯半导体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正24小时运转,三期项目年底将实现满产。
推土机驶入夏茅工业区时,老陈的手机响起,是东莞一家大型鞋厂邀他去做技术主管。产业转型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