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记趣 || 黄金5公里到全马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5 15:36  浏览量:1

跑步记趣 || 黄金5公里到全马之路

周忠应

跑步,是一项简单却又充满趣味的运动。它不需要复杂的装备,也不需要特定的场地,只要一双跑鞋、一身轻便的运动服,便可以迈开双腿,迎风而行。而我,正是在这样一种简单又纯粹的状态下,开始了我的跑步之旅。

起初,我与大多数人一样,把5公里视为跑步的“黄金距离”。为什么是黄金?因为它恰到好处地平衡了体力消耗与锻炼效果。跑完5公里,不会让人筋疲力尽,却足以让身体微微出汗、心跳加速,带来一种愉悦的疲惫感。每天清晨,我迎着微凉的空气,踩着轻快的步伐,跑过街道、公园、河畔,感受城市的苏醒与自然的宁静。那段时间,我乐此不疲地享受着“黄金5公里”的魅力,仿佛跑步的意义就在这5公里之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满足的5公里,开始变得“不够用了”。起初只是跑得更快了,后来则是觉得身体还有余力,渴望挑战更远的距离。朋友笑我“跑步上瘾”,我却觉得这是一种成长的信号,身体在适应,意志在觉醒。

于是,我开始尝试10公里。第一次跑10公里,我花了比5公里多一倍的时间,但那种完成后的成就感却是5公里无法比拟的。10公里让我意识到,原来跑步不只是简单的“动起来”,它更像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是对耐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再后来,看着跑团里越来越多的人报名马拉松,我也被感染了。那个曾经只跑5公里的人,居然也报名了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为了备战半马,我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每周总跑量超过40公里,周末安排一次12至15公里的长距离训练。训练的过程并不轻松,尤其是跑到16公里以后,身体仿佛被掏空,每一步都变得沉重。但我始终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一下。

比赛那天,我带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走上赛道。前10公里还算顺利,但从15公里开始,体力明显下降,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18公里之后,我几乎是在“走”完剩下的路程。尽管如此,当我冲过终点线,看到计时器定格在2小时10分以内时,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完成半马之后,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跑步之路。从最初的“黄金5公里”到后来的全马挑战,这段旅程不仅让我提升了体能,更让我收获了坚持的勇气和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的精神。第一次跑全马是在2016年,花了4月小时52分。当然,在挑战全马之前,连续跑了两次30+。

自从跑了5次全马之后,我便放弃了跑马,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觉得跑全马太伤害身体。如今的我,依然热爱跑步,但不再执着于跑量的多少,而是更注重跑步带来的内在满足感。跑步,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运动,它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教会我在疲惫中坚持,在孤独中思考,在挑战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