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宗馥莉云南街头吃炸洋芋!59元织衫配凉鞋,蹲路边抢辣椒面

发布时间:2025-07-26 06:02  浏览量:1

七月的昆明花市蒸腾着暑气,遮阳棚下的莲蓬摊前,个高个子女人正弯腰挑拣,浅灰针织衫的领口被汗浸得发暗。“这莲蓬10块3个行不?”她指尖捏着莲房上的嫩须,跟戴草帽的摊主笑:“多给一个,下次我让厂里人都来你这买。”摊主被逗得直乐,往她袋里又塞了个嫩莲蓬,等她转身时,有人认出那是娃哈哈的宗馥莉,手里的冰镇酸梅汤差点洒在花泥里——谁能想到,掌着千亿家业的人,会穿件洗得发白的针织衫,在七月的花市里为两个莲蓬磨嘴皮子?身后就跟着个拎帆布包的姑娘,连个挡太阳的伞都没多带,更别说前呼后拥的保镖了。

后来花市的商户们凑着风扇闲聊,总说起那场景:“那针织衫看着就眼熟,批发市场70块两件的款,袖口磨得都起球了。”更有人晒出张偷拍照:她蹲在路边的树荫里,跟搬花盆的师傅分着吃炸洋芋,7块钱一碗的小摊,塑料勺刮着碗底的辣椒面,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她就用手背随便一抹,说笑声比冰镇汽水开瓶的声音还脆。“您这炸得比巷口那家还香。”她往师傅碗里拨了半块洋芋,浅灰针织衫的下摆沾了点泥,旁边的石阶上还放着半瓶没喝完的矿泉水。

再后来,一张更松弛的照片在员工群里传:她跟个穿白T恤的姑娘坐在花坛边,俩人手捏着一根绿豆冰棍,冰水滴在手腕上,她就伸舌头去舔,发绳滑到后脑勺,露出的额头上还留着帽带的红印。“最后一口归我!”她偏头去抢,姑娘笑着躲,俩人的胳膊肘撞在一起,笑声惊飞了停在月季上的蝴蝶。有人评论“不像有钱人的样子”,立刻有人回:“你买西瓜不也跟摊主多要个塑料袋?谁规定有钱就得把日子过成样板戏?”

这些“不讲究”的模样,在玉溪的娃哈哈工厂里更常见。老员工私下说,上周宗馥莉来巡线,正赶上车间换包装,堆在角落的空纸箱挡住了过道,她直接撸起袖子就搬。针织衫的袖口蹭到机器上的润滑油,黑一块黄一块的,助理想找湿巾给她擦,她摆摆手:“擦啥?洗两遍就没了。”说着弯腰又抱起一摞,额前的碎发粘在汗津津的脸上,跟流水线上的工人没两样。旁边的年轻文员小声说:“宗总,您歇会吧。”她直起身笑:“当年我爸在车间,扛货比这还多,工服上的油印比我这显眼多了。”

年底年会的视频去年冬天传开时,好多人盯着屏幕红了眼。她穿件红西装站在仓库里,手里的红包挨个儿往员工手里塞。发完最后一个,瞥见角落里正擦货架的保洁阿姨,径直走过去把兜里剩下的红包往对方手里塞:“李阿姨,您每天比我们早来俩小时,这得给您留着。”阿姨手忙脚乱地在围裙上擦手,她已经转身跟年轻工人说笑,西装领口别着的胸针,还是前年员工用瓶盖做的向日葵。

评论区里总有人说:“这股实在劲儿,跟老宗总真像。”早年娃哈哈刚起步时,老宗总把年终奖缝在工服口袋里,怕年轻人乱花;暴雨冲了仓库,他带头跳进水里搬货物,皮鞋泡得发胀也没皱一下眉。如今看宗馥莉蹲在七月的花市吃炸洋芋,撸着袖子搬纸箱,倒真像把那份“日子要过实在”的本分,从父辈手里接了过来。

其实咱们过日子不都这样?买把青菜要多要根葱,蹲在小区门口跟邻居分块冰西瓜,看见收废品的师傅顺手递瓶水——这些藏在烟火里的细碎,原就不分身家高低。宗馥莉让人觉得亲近,或许正因为她没把日子过成“千亿身家”的说明书,反倒像街坊里那个会砍价、能吃苦、心里装着旁人的姑娘。

就像花市摊主最后说的:“她挑莲蓬时眼里的认真,跟隔壁大妈挑茄子时没两样。”这世上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刻意端着的架子,而是把日子过成日子本身的那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