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次疏忽,6名鲜活生命夭折,疏忽很容易,生命却沉重
发布时间:2025-07-26 08:57 浏览量:1
(1)
一起悲剧,毫无征兆的发生了;
7月23日上午10:20分左右,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内;
六名东北大学矿业加工专业的大三实习生与一名带队老师在该企业一车间内观摩学习时,因为脚下平台的格栅板翻落,七人瞬间坠入下方两米处的浮选槽;
浮选槽内是温度40摄氏度左右的浓稠浆液,类似泥石流状,还带有巨大的搅动棒不停翻动;
一旦掉下去就再无生还机会;
企业的应急响应小组在事发半小时后到达现场,六名学生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唯一幸运的是带队老师,坠落中被一根横梁挂住,侥幸保全了生命;
无法想象现场是多么惨不忍睹,不忍直视。
(2)
企业只是一次疏忽,6个无辜的生命却被夺走了;
安全问题上的小疏忽就是别人生命的杀手。
应该来说,中金这类专业的化工生产企业属于安全警戒比较高的类型,企业内部应该早就有非常清晰的安全流程和管理手段;
对于外部人员进入车间,要有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比如,配置安全装备,提供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鞋,安全帽,安全绳;
比如,预先的安全培训,讲解车间的危险部位,出现危险时的自救措施;
比如,在进入车间时,有专门的安全员随行陪同;
比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及时应急响应措施;
更重要的是,现场设施的维修维护,及时更新,守住安全底线。
然而,该企业的安全工作,不是完全没有,但都流于表面,只是做些表面工作,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
重要设施上面的格栅焊点不够牢固,未能即使维修或者更新,留下了安全隐患;
格栅与下面的浮选槽之间没有加装一道安全防护网,起到关键时刻保命缓冲的作用;
发生了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在半个小时之后才姗姗到来;
人早没了,黄花菜都凉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国内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不证自明;
一家专业性的,高安全等级的公司尚且是是而非,流于形式,不用说其余的中小非专业性生产企业;
麻痹大意是中国企业的常态。
(3)
很多意外的发生是这样的规律;
表面上看,事情不大,可能只是一条裂缝,一个螺丝松动,一个小小的部件缺位;
如果不换,不修,行不行呢?
可能在一般情况下,熟悉内部环境的员工小心一点,防着点,也出不了大事;
然而,这些内部人员的防备,当心,一旦某一天稍微换一点条件;
某个供应商的人员不小心闯入该位置,某个实习生不小心踏上该位置;
他们不懂内部行情,无法做到小心防备;
或者,他们偏偏不是一个人,而是三四个人,四五个人一起来;
这个破损部位承受一个人,可能还没啥;
两个人一起行走,也还行;
三四个人一起,还勉强支撑;
哪怕五六个人一起,依然苦苦支撑,表面上看不出有啥事;
然而,一旦人数再多加一个,上升到了七个人,却会轰然崩塌;
重大事故发生,警笛鸣响,一切都已太迟了。
追根溯源,只是一个小小破损,一颗螺丝松动,一个小小部位的年久失修;
如果不是这七个人一起走上格栅,可能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一切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事故不会发生,破损不至于要命,还能得过且过;
然而,但是;
那一刻偏偏七个人一起走上了有破损的格栅板平台;
意外就是这么一瞬间发生了。
(4)’
该如何形容这类悲剧?
东北大学与事发企业前不久刚刚签订学生实习合作协议,企业将作为东北大学该专业的长期实习基地;
从去年到今年,学校共推送两届学生到该企业实习;
一家企业能被学校选中做实习基地,往往是行业内的标杆才具备条件;
一家标杆型企业,如果接受了学生实习项目,就应该对内部有更严格的管控;
然而,并没有;
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人疏忽大意,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却以无辜的6个鲜活生命为代价;
这6个无辜的年轻生命,没有被高考的竞争压垮,没有被内卷的狂流淹没,没有被高房价背后的收入恐慌阻挡而止步不前;
却被击垮在了一次人为的疏忽大意中,永远失去了人生重来一次的机会;
绝望中的六名实习生究竟是该为选择此专业悔恨,还是为企业安全隐患感到遗憾,还是埋怨自己运气不好?
如果这六名学生是我们的家人,如果恰好就是企业领导的家人;
情何以堪?
只能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