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打造福建第一强镇--陈埭镇,一骑绝尘

发布时间:2025-07-30 00:09  浏览量:1

陈埭镇作为“中国鞋都”的核心区,鞋类产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据核心支柱地位,并持续通过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和园区化发展强化其竞争力。在2024中国百强镇榜单中,陈埭镇位列第25位,仍是晋江乃至福建排名最高的镇(池店镇第50位、安海镇第100位)。2025年GDP排名预测持续领跑晋江:陈埭镇长期占据晋江经济“第一强镇”地位,预计2025年地位仍不可动摇。

一.鞋类产业在陈埭镇的地位分析:

1. 产业规模与贡献

经济主导地位:陈埭镇鞋服产业年产值超30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主要部分。

企业集聚:全镇拥有鞋业生产经营企业3000多家,涵盖原材料、制造、研发、贸易等全产业链环节。

全国影响力:晋江鞋产量占全国40%以上,陈埭作为核心产区,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卡尔美:建成5G+智慧工厂,实现裁剪、缝制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生产效率与品控双提升。

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建设中,通过自动化物流设备实现“货找人”,全价值链数智化串联。

3. 鞋服产业园(陈埭园)——核心引擎项目

规模与投资:总用地630亩,总投资68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0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1栋厂房及研发楼、职工公寓等配套设施。

进展:一期工程已于2025年4月开工,预计2026年底投用,目前预招商完成70%,吸引茂泰、荣恒等160余家鞋服企业入驻,达产后年产值将超百亿元。

创新模式: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创新土地流转和招商预售,解决小微企业空间不足问题,打造“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链闭环。

4. 多园区协同推进

三斯达鞋纺园:一期13万平方米厂房已竣工,14家企业投产,聚焦鞋材供应链优化。

晋东滨海创新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规划面积36万平方米,目前处于地质勘察阶段,计划2025年9月开工。

福建飞龙5G+智造生态园:投资24亿元,建设智能智造中心与研发基地,引入AI质检、工业机器人等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

二、产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到“智造”

1. 龙头企业引领数字化

卡尔美:建成5G+智慧工厂,实现裁剪、缝制全流程数字化管控,生产效率与品控双提升。

安踏:全球智慧创新产业园建设中,通过自动化物流设备实现“货找人”,全价值链数智化串联。

2. 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

全镇推动“智改数转”,上半年新增500家企业上云用云,累计6500家规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

依托泉州入选“国家制造业技术改造试点”,技术升级成为产业增效的核心驱动力。

三、区域协同与城市功能提升

1. 晋东新区打造“中央活力区”

统筹产业与城市功能,推进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晋江一中晋东校区、晋东实验小学等重点民生项目,构建“体育+产业+生活”融合生态。

陈埭镇溪边片区规划获批,明确以鞋服产业为主导,强化产城空间管控(44.15公顷)。

2. 交通与商贸枢纽强化

鞋服产业园毗邻晋新路、南港路等主干道,无缝衔接高铁泉州南站、机场及泉州市区。

晋江国际鞋纺城获评首批泉州市外贸集聚区,鞋都跨境电商创业园入选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拓展全球市场通道。

四、发展成效与挑战

经济贡献:2025年上半年,泉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工业投资增速24.6%,陈埭作为工业重镇贡献显著。

挑战:

传统劳动密集型模式转型压力大,部分企业仍面临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问题。

园区建设需平衡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如落实“城市蓝线”“绿线”管控)。

正在施工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和敏院区)

五.总结:产城融合的“陈埭路径”

陈埭镇以园区标准化建设释放产业空间,以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推动制造升级,以公共服务配套激活城市功能,正从单一产业镇向“先进制造基地+商贸中心+宜居新城”的复合体跃迁。未来需持续优化产业链韧性(如避免过度依赖鞋服单一产业),并强化技术赋能中小微企业,以巩固“搬不走的产业集群”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