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交“赶集服务”再升级:志愿红6年服务超200万人次

发布时间:2025-08-15 20:55  浏览量: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通讯员 王笑菲

清晨六点的李村大集,海鲜摊的咸腥味混着瓜果的甜香扑面而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的“志愿红”已穿梭在熙攘人群中——9路线驾驶员褚嘉群蹲下身帮老人把刚买的活鱼装进保鲜袋。随身的“赶集便民包”里,创可贴、麻绳、速效救心丸等十余件“神器”一应俱全。这场持续6年的便民服务,通过380余次志愿服务打磨,已形成覆盖9路、303路、389路等线路的标准化体系,累计服务群众超200万人次。今年夏季,从“小包大爱”到科技赋能,从“清凉服务”到精准指引,青岛公交用细节守护着市井烟火气。

“刚买的鱼刮破手,志愿者递创可贴的速度比家人还快!”市民张女士的感慨道出了便民包的实用。在李沧巴士,每个赶集线路驾驶员都配备这样的“百宝囊”:购物袋、湿巾、口罩等基础物资外,还针对季节特点动态调整——夏季添上冰袋、保温箱,确保海鲜肉类新鲜到家;雨季则备齐便携雨衣、防滑鞋套和漫画版《雨季安全指南》。303路线驾驶员臧明的车厢里,“清凉服务组合拳”更成标配:冰袋保鲜箱让食材“零损耗”,清凉油、扇子驱散暑气,老人的“赶集战利品”总有他搭把手搬上车。

“向左向右向下看,带好物品再下车。”9路公交车门处,地面投射的动态箭头配合语音提醒,正引导乘客有序下车。这是李沧巴士“三原色”维修班的最新升级:在原有静态投影基础上,通过百余次测试实现动态图像投射,辅以语音提示,使乘客财物遗失率下降62%,车辆周转效率提升15%。“以前总有人堵在门口翻找物品,现在连上下车都利索了。”分公司负责人说。从雨天防滑垫到智能报站系统,科技元素正让传统公交焕发新生。

“大姨,这张便签您收着,下站就能换乘地铁3号线!”303路车厢内,彩色“站点信息便签”悬挂在醒目位置,标注着沿线6个关键站点的换乘指引与商圈提示:李村大集、中山路商圈、地铁换乘点一目了然。而在389路车上,“赶集指引板”成了游客眼中的“活地图”——安徽游客张先生通过它找到郑庄大集,“本地水果和海产干货新鲜,公交师傅比导航还管用!”据统计,李沧巴士47条线路覆盖6个大集,年集等高峰时段会增派志愿者,实时调度车辆保障出行。

从“人等车”到“车等人”,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青岛公交的“赶集服务”已不仅是交通保障,更成为城市文明的缩影。李沧巴士负责人说:“下一步,我们将联动社区商圈开发特色服务,让每一趟公交都载满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