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教师魂断大凉山,遗物仅一双旧鞋,未了清单看哭网友
发布时间:2025-08-27 12:54 浏览量:1
她叫宓泽,34岁,山东淄博人。8年前,她做了一个让全家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辞去城里的文员工作,只身前往四川大凉山支教。
这一去,就是整整8年。最后,她把生命也永远留在了那片大山里。
2017年,26岁的宓泽第一次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合觉莫小学。这里山高路远,条件艰苦,连当地老师都待不住。可她一个学文科的姑娘,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成为管理15名老师、200多名学生的负责人,宓泽付出了太多。她自创“奖品经济学”,学生进步5分就奖励一支铅笔,背会一篇课文就给块糖。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温柔又严格的老师。
今年5月23日,为了给孩子们准备六一儿童节礼物,宓泽骑着摩托车下山采购。崎岖的山路上,意外发生了车祸,她再也没能醒来。
整理遗物时,同事们泪流满面。这个在山里待了8年的老师,留下的最显眼的物品,竟然是一双打了5个补丁的运动鞋。鞋头3个补丁,鞋跟2个补丁,鞋底早就磨穿了,只能用布片垫着。同事劝过她无数次换双新鞋,她总是笑着说:“还能穿,省下的钱可以给孩子们买更多文具。”
这双鞋陪她走过了2000多公里山路。每家每户的家访,每次苦口婆心的劝学,都是踩着这双破鞋完成的。17个辍学的孩子,被她一个个拉回课堂。
还有一张未完成的工作清单,看着让人心碎:带学生去看西昌火把节、教唱彝族民歌《玉盘》、给数学跟不上的孩子补课……孩子们后来在她的采购本上,用稚嫩的笔迹替她写下了“已完成”,可是老师再也回不来了。
她的行李箱里塞满了给学生的物品:冻疮膏、退烧药、课外书、字典。妈妈从山东寄来的营养品,她转手就换成文具发给学生。病历本上记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学生什么时候该复诊。
就连父亲心衰住院,她都没能回去照顾,总想着等暑假再说。这个暑假,她再也等不到了。
出殡那天,合觉莫村村民自发为她守灵整夜。送行的队伍排成长龙,狭窄的山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最后不得不实行交通管制。二十多封学生手写信寄到山东,信中称她是“照亮大山的光”。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无数网友为之动容。有人说:“这双鞋上的补丁,是她最美的勋章。”也有人质疑:“为什么这么好的老师,每月补贴才2000多元?”
34岁,8年青春,2000公里山路,17个重返课堂的孩子,5个补丁的鞋。她把一切都献给了大山,却永远留在了2025年的这个春天。
或许我们该思考:还有多少这样的老师,在默默守护着大山里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守护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