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长荣,百年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25 22:46 浏览量:1
悠悠运河,奔腾不息,赓续千年文脉。一项项文化和自然遗产犹如明珠闪耀,点亮我们眼前的光、心中的火,成为镌刻在津沽大地褶皱里的永恒印迹。北辰融媒“沽北拾遗”栏目,旨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易处入手、点滴着力,深入寻访、潜心调查,努力捡拾起遗落在这473平方公里土地上特有的文化与传承,期冀以水滴石穿之功将其串珠成链,用镜头把这不灭的记忆、历史的回响、珍贵的礼物,尽可能多面立体地呈现给大众。
百年针线的传承与新生
解说:眼前这一双双精美的绣鞋,连缀着三个时代的温度——清末的走街串巷、改革开放后的作坊烟火,还有如今车间里的机器嗡鸣。130年,五辈人,把村庄里的针线活做成了能站上世界舞台的手艺。手绣的温度与机器的精准如何共存?老纹样里又藏着怎样的新巧思?今天,我们就循着这缕丝线,去解开长荣绣花鞋的传承密码。
解说:1890年,周贵财带着布鞋绣花的手艺走街串巷,十里八村的村民跟着学、跟着做,一根针、一缕线,在北辰的土地上绣出了系统性的传统技艺。从家庭作坊到合作单位,遍布武清、宁河。这双鞋,绣的是烟火气,传的是匠人心。
长荣绣花鞋第四代传人周绍志:以前绣一双鞋要做一整天,打籽得匀,亮片得牢,现在机器能复刻这些针法,但那份对“细”的讲究,没变。
解说:打籽绣的“粒”、亮片绣的“闪”、平绣的“细”,还有京绣的盘金、苏绣的灵动,130多年来,这些针法在鞋面上绽放。当传统工艺遇上现代机器,留住的是针脚里的魂。
长荣绣花鞋第四代传人周建通:爷爷那辈靠脚走,父亲那辈靠厂销,现在我们靠互联网,让中国风绣花鞋成了年轻人的时尚。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对传统的敬畏。
解说:从1988年扩大生产,到如今远销世界,长荣绣花鞋走过了五代人。当老手艺遇上新设计,当针线活连上互联网,这双鞋,早已从村庄的街巷,绣向了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