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踩中死鱼被送进ICU后续:经历3次手术险些截肢,没穿鞋成隐患

发布时间:2025-08-25 07:29  浏览量:1

你听说过创伤弧菌吗?

可知道,这种海洋细菌有多危险,多可怕?

这一案例,既让大众了解了这一罕见细菌。

同时,也借此增强了公众对大海的防护意识。

据这名母亲讲述,当天自己带着六岁的儿子。

去福建厦门的海滩边玩水,嬉戏。期间,儿子一直都是打着赤脚玩。

因为海滩上很多人也没有穿鞋,所以她当时并未在意。

之后,儿子不慎踩到了一条死鱼并被扎伤。

从照片看,这条鱼已经出现了腐烂情况。

因孩子当时未出现不适反应,母亲也没多想。玩完后,便带着儿子离开了。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大概六点多。

儿子被扎伤的患处便出现了刺痛,红肿的情况。

同时,还伴随着高烧,晕厥,呕吐等症状。

送医治疗后,医生诊断孩子感染了创伤弧菌。随后,便进了ICU抢救。

事后,这名母亲坦言。在孩子被推进ICU的那一刻,只觉得天都塌了。

因为医生说创伤弧菌致死率,截肢率都很高。

好在最终老天保佑,孩子命大。

目前,在经历了三次大手术之后。母亲透露,孩子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而且脚也保住了,不需要截肢。但后续还需进行多次清创,植皮。

她之所以将这个经历分享出来,就是想提醒大家。

在沙滩玩耍一定要穿鞋,沙滩上满是死鱼尸体,切不可大意。

而这,已并非被报道的第一起创伤弧菌伤人案例!

此前,广东一名2岁男童因提鱼时脚底板触碰感染。

最终,这名男童被截去四根脚趾,部分脚底板。至此,才总算保住了性命。

那么,创伤弧菌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致死率,截肢率?

关于它,其实不光生活在内陆的朋友不了解。

就连很多生活在海边的人,对其也是知之甚少。

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嗜盐性细菌。

其多漂浮在海水中,或者附着在鱼虾蟹等海洋生物的表面,或者体内。

主要通过伤口接触,比如刺伤,擦伤造成感染。

因其伤人于无形,所以也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感染后,轻者出现炎症。重者会引起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

又因创伤弧菌具有潜伏期短,起病急。进展快,救治困难等特点。

所以五成至七成患者,会在48小时内因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衰竭死亡。

在中国,致死率高达18%至56%。

不可否认,创伤弧菌确实很可怕。

但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护,应对措施。

完全能够极大避免感染,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首先,就是避免赤脚玩水。

在海滩行走,玩耍时,一定要穿硬底溯溪鞋。

避免皮肤与沙子中,或者海浪裹挟而来的异物直接接触。

尤其那些本身就有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的特殊群体。

更需要格外谨慎,避免与海水接触。

其次,尽可能远离死亡海洋生物。

避开沙滩上的死鱼,水母,螃蟹,贝壳等。

毕竟,谁也不能确认。这些生物的尸体中,是不是携带有高浓度细菌。

而如果不幸被扎伤,刺伤。一定要第一时间使用碘伏消毒,让伤口保持干燥。

同时,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和身体变化。

一旦出现红肿,发热,立即就医。通过抗生素,清创等手段控制感染。

最后,夏日玩水虽舒畅。

但一定要提防,这隐藏在碧蓝海水中的潜在风险。

多穿一双鞋,多一分警觉,或许就能避免危险!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