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坑位费只卖了58双鞋?千万粉网红都带不动货了!
发布时间:2025-09-06 19:00 浏览量:1
5万块钱,请千万网红,卖了58双鞋!
9月6日消息,根据《农民频道》报道,河南一品牌方找记者求助,说5万块钱找了个千万粉丝的网红带货,以为能大赚一笔,结果备了上百万的货,最后只卖出去58双!现在不仅货砸手里,那5万坑位费也打了水漂。
图源:微博截图
不知大家看完这篇新闻报道有什么感想?这件事情被曝光后,很多人都在骂这个带货网红,同时也在同情商家,但小雷觉得两边都不值得同情。
为什么?仔细想想,几十块钱的一双鞋,不仅要给高额坑位费,还要被抽成。这么严苛的条件都有钱赚,他得把成本压到多低?而且一上来就能备货两万双的产品,肯定不是什么品牌,说它是大路货都是抬举它。这样的产品,一测一个不吱声,所以在小雷看来,也别找记者装可怜了。
整件事看来,这商家本质上不就是指望着靠网红流量一把梭哈,卖点质量存疑的东西吗?这哪是做生意,其实就是想“赌”一把,以为千万网红的一个坑位才5万块,自己捡了大漏,等着主播喊一句“321上链接”,商单就会自己蹭蹭的来。
说白了,就是一个卖便宜货的,找上了吹牛逼的,翻车了,然后开始哭诉自己被骗了。小雷看来这叫“求仁得仁”。
图源:电商派
从这件事里面大家也看懂了,平时点进那些大网红的直播间,什么在线十万,场观百万、点赞千万,直播间热闹的不行。总有商家会被忽悠,想着:“哎呀,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要轮到我了!”
但其实直播间有多少水分,只有主播知道,网络上就曝光有很多机构,专门就做这些“假数据”。比如花点钱就能买多少人在线,多少点赞评论,其实都是机器人在刷。
有的订单看似一上架就卖上百单,一场直播几万单,但也可能是一个账号反复下单无数件,结束之后退款,真正卖出去多少,没人知道。
现在所谓粉丝数这个东西,也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些主播的粉丝数,看起来上千万,除了众所周知的“僵尸粉”,还有很多所谓的“关注”。就像有些网红,靠一条视频爆了,粉丝噌噌涨,但后续内容没跟上,粉丝根本记不住他,可能转头就忘了这个人。你指望这些粉丝去买单你的产品?太难了。
这就像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有过一面之缘、甚至只是擦肩而过的人,都能算你的“人脉”吗?显然不能。所以,真的别再盲目迷信那个数字了,现在也就说着好听,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购买力保证。有些小红书的博主,才几千个真粉丝,但因为粘性高、调性准,就能接商单接到手软,月入过万轻轻松松。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质量,远大于数量。
图源:微博
好了,小雷接着聊聊这个“坑位费”模式。
在小雷看来,这个模式本身就充满了博弈和风险。有些主播,拿着坑位费,在直播间里随便提一嘴产品,连产品都懒得事先了解,功能都说不明白,那买的人能多吗?所以在小雷看来,这模式本身就有问题,相当于商家先押注,押对了血赚,押错了血本无归,可主播呢?稳赚不赔,这哪是合作,分明是 “割韭菜”。
归结问题在于,双方信息是极度不对称的,商家根本看不到主播的后台数据。只能看到直播间表面能看到的,却看不到背后的实际情况,真真假假根本分辨不清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网红稳赚,而商家输得底裤都没了。
最典型的还是去年千万网红“太原老葛”的诈骗事件,直接轰动整个行业,害得两家公司破产,工人解散,自己卖房卖车偿债!
图源:微博智搜回答
这件事也给商家提了个醒,任何口头承诺都是假的,只有白纸黑字的合同才是真的。必须把“保底销量+未达标退款比例”等等条约写得明明白白,拒绝任何模糊条款。前期麻烦一点,总比后期血本无归要强。
就比如这个新闻:某明星带货,写清楚公司给主播20万,要求3个月内销售额达100万。最后仅成交278元,即便胜诉,执行周期都长达半年,最后判赔13.9万。看来就算有合同,也很难保证万无一失,但起码能尽可能的挽回损失。
图源:微博截图
总的来说,直播带货的本质还是销售,人、货、场,缺了哪一样都不行。主播再红,粉丝再多,货不行、价格没优势,那也白搭。有时候,几十个商家去争抢“大主播”的一个坑位,不如找些粉丝粘性高、带货风格实在的“小博主”,至少人家能真心推荐你的产品。
所以回过头看,花五万卖58双鞋,谁的责任最大?小雷觉得,这是一个虚假的流量时代,一个急于求成的商家,和一种不健康的合作模式,共同酿成的苦果。它真实地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潮水终会退去,裸泳的人,该上岸了。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开幕。
联想、海信、TCL、美的、长虹、海尔、时空壶、未来智能、安克、绿联、云鲸、追觅、MOVA、添可、影石Insta360、大疆、万得厨、涂鸦、徕芬、影目、Rokid等中国科技巨头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现中国AI硬科技的统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