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学期丨竹竿起舞 板鞋竞速 南宁校园课间“潮”玩民族体育

发布时间:2025-09-07 16:36  浏览量:1

央广网南宁9月7日消息(记者梁瑜琳)新学期伊始,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小学的校园里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与欢腾的气氛。上午9时,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准时开启,一场充满民族风情的大课间展现在眼前。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沃土,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中,孕育了竹竿舞、板鞋竞速、背篓绣球等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们是八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传统活动,正成为校园里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教材。

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们跳竹竿舞(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在大课间活动中,学生们在体验高脚马(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在西乡塘小学校园内,竹竿舞、板鞋竞速、高脚马、跳长绳等轮番上演,千余名学生踏着欢快的节拍,共同跳起大课间操。“我从一年级开始接触竹竿舞,到现在已经6年了。它不仅能锻炼身体、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还让我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别有吸引力。”西乡塘小学学生凌浩杨兴奋地说。

西乡塘小学自2006年提出竹竿舞项目,并于2010年正式将其引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同时纳入校本课程。15年来,学校通过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常态化的大课间训练以及多样化的竞赛平台。学校也在2021年11月荣获南宁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小学组第二名的成绩,展现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教育的成功实践与蓬勃活力。

据西乡塘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卢金瑞介绍:“从最初的竹竿舞,逐步拓展到高脚马、板鞋竞速等,目前我们已开展了7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我们学校每个学期每个班都开设18节到20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专项课,在课堂上系统传授运动技能和背后的民族文化。”

老师教学生把控竹竿开合的节奏(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操场上,竹竿舞和板鞋竞速等课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竿声噼啪,节奏欢腾,在竹竿分合起落间,体育老师耐心引导着学生们,帮助学生掌握竹竿舞跳跃的时机。不远处,板鞋竞速的课堂同样热火朝天,老师细致讲解着动作要领,孩子们三人成组,在不断练习中渐渐步调一致。

刚刚参加完板鞋竞速课程的学生郑安潼分享道:“今天体育课上,老师教了我们板鞋竞速,教了如何上板、如何下板,三人一组如何步调一致、互相配合。今后我将把学到的‘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方法用好,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学生们在进行板鞋竞速(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望着操场上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卢金瑞指着前方说,除了正规课程外,学校在每天的大课间都会组织集体训练,同时在“广西三月三”、校运会等重要节点举办专项比赛,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运动快乐的舞台。学校15年来长期努力的实践,也于2021年11月结出硕果,在南宁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学校荣获小学组第二名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