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孟再平追悼会!多辆迈巴赫送行,儿子背草鞋!悼念人数众多
发布时间:2025-09-09 10:39 浏览量:2
舞台落幕,掌声犹在
9月8号,浙江台州的街头巷尾被一件事刷屏了,知名越剧演员孟再平的追悼会。
那天的场景,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都不算夸张。黑压压的队伍,哭声、叹息声交织在一起,哪怕不认识她的人,看到这一幕也会心里发酸。
有人说,这一场追悼会更像是一场告别演出,只不过,这次的主角再也不能谢幕了。
孟再平走得太早,49岁,一个还没到享清福的年纪。
胰腺癌带走了她的生命,却没能带走观众对她的爱。
灵堂外,粉丝们自发唱起越剧,声音悠长,像是要把她从另一个世界唤回来。这一幕,让很多人泪流满面。
一生都献给了舞台
有人感慨,孟再平这一辈子,几乎没离开过越剧。
她出生在诸暨,父亲就是个越剧爱好者。
耳濡目染下,她15岁就开始学戏,后来一路从地方小剧团走到上海越剧团,又回到台州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剧团。
别人是把越剧当饭碗,她却是把越剧当命。即便是后来确诊癌症,身体折磨到极点,她依旧坚持上台。她常说:“观众一听我唱,我就不疼了。”这句话听着平淡,可背后的代价,只有她自己知道。
朋友透露,她走之前,床头放的不是别的,而是戏服。很多人不理解,临终了还惦记这些做什么?但对于她来说,越剧就是生命本身。
悲情之外的细节
追悼会当天,有些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她的遗体告别仪式,排场不小,出殡车队清一色豪华车,头车上摆放着她的遗照,花团锦簇。
大厅里的挽联很长,里面写着:“可怜儿女大哭小啼要娘回,恩爱贤妻苦雨凄风催汝去。”这一联句,读完只觉心里发凉。
她二婚的丈夫林先生几乎没站稳,哭得撕心裂肺。
继女披麻戴孝,哭得眼睛肿得像核桃。有人说,后妈难当,可从继女的表现能看出来,孟再平在生活里是真的付出过真心。
她的亲生儿子则是另一种打扮——草鞋、草帽,很多网友看不懂,还说是不是“寒酸”。其实这是台州当地的传统丧葬习俗,寓意“赤脚送母”,简简单单,却比豪车更让人心酸。
当然,场子里也有些小插曲。
前夫疑似发了些“酸话”,让外界觉得多少有点尴尬。但说到底,感情的事旁人看不透,或许是遗憾,或许是执念。只不过,这些插曲并不能掩盖孟再平在观众心里的分量。
为什么她的离开让人痛心?
说实话,孟再平并不是全国皆知的大明星,她的名字未必人人熟悉。但她的去世,却让很多人心头一紧。
为什么?
因为她代表了一类人:那些一辈子默默坚守舞台的演员。
她们没有流量,没有综艺热度,更没有天价片酬。她们一生都在唱戏,为的就是让观众能在茶余饭后多一份乐趣。
你看,她从出道到离世,几乎没有绯闻,也没有大富大贵,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就是几十年的唱功和那股子认真劲儿。
她的命运,让人看到什么叫“戏比天大”。
越剧,还能走多远?
孟再平的追悼会,其实也是一次对越剧的“集体告别”。
如今,越剧的观众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更爱追星、追剧,很少有人走进剧场。越剧团也苦,没钱没观众,演员们往往要兼职维持生计。
像孟再平这样能坚守到最后的,已经不多了。
她的离开,让人心里多了一丝担忧:越剧还能走多远?会不会有一天,像她这样的人一个个老去,最后连观众都没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文化的传承,本来就是一代代人续下来的。如果年轻人不去关注,不去学习,再经典的艺术也会慢慢凋零。
人活一世,图个什么?
孟再平的故事,说到底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
49年的人生,她没能享受多少安逸。
两段婚姻,几番起伏,疾病的折磨,甚至还要忍受外界的非议。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唱戏。有人会问,这样值吗?
我觉得,她值。
因为她至少知道自己要什么。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死在舞台边”,但她做到了。这份热爱与执着,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比起那些活得糊涂、每天混日子的人,她要精彩得多。
写在最后
在台州谷凹村的山坡上,孟再平安静长眠。
她没留多少财富,却留下一段唱腔和无数观众的记忆。
世人常说“人走茶凉”,但从她的追悼会看,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茶还热着。
她的粉丝会继续唱她的戏,她的家人会念她的好,她的名字会留在越剧的史册里。
人生短短几十年,有的人靠金钱留下印记,有的人靠名利留下印记,而孟再平靠的是她一辈子的唱功和那份对舞台的热爱。
有网友留言:“孟老师,你走得太突然了,但你的声音,会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
这或许,就是她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