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钱没钱,一眼就能看出:没钱的人,大多有这8个穷习惯
发布时间:2025-09-10 10:02 浏览量:2
上周六陪我妈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菜,刚进门就碰见了张姨。她正站在打折蔬菜区,手里拿着一把发黄的菠菜,反复问收银员是不是真的两块五一斤,还希望能再便宜点。收银员笑着摇头,她犹豫半天,最后还是把菜放回了货架,转身去挑更便宜的萝卜。回家路上,我妈叹了口气说,张姨一辈子没闲过,年轻时在饭店洗碗,后来做家政,可手里始终没存下钱。前阵子她孙子报兴趣班,还跟我妈借了两千块,说发了工资就还。
其实张姨不是不努力,只是有些习惯像小洞一样,悄悄把钱漏光了。身边不少女人都是这样,明明每月收入不算低,却总是存不下钱,买件稍贵的东西都要纠结很久。真正决定一个人贫富的,往往不是收入多少,而是日常的习惯。
张姨衣柜里堆满了衣服,大多是夜市或网上几十块买的。去年冬天她花40块买了件棉袄,穿不到一个月棉絮就结块,领口也磨破了,只能闲置。后来又花60块买了双棉鞋,没穿两周鞋底就裂了,最后还得再买。算下来,这些便宜货花的钱加起来,比直接买件质量好的还多。我同事林姐就不同,她工资不高,但买东西很克制,外套鞋子都是基础款,单价几百块,但耐穿又得体,一件能穿三四年。她说:“买一件好的,能顶三四件便宜的,长远看更划算。”
对门的李姐每月发工资第一天必去商场,上个月刚发薪就买了三百多的口红和两百多的包,说是犒劳自己。可到了月底交房租才发现钱不够,只能借钱周转。下个月又重复同样的事,总在“借钱—还钱”中打转。而我表姐发工资后先存一半,再安排固定开支,剩下的才用于消费。遇到贵的东西,她会先记下来,过一周再判断是否真需要,慢慢攒钱买。如今她不仅有存款,每年还能带父母旅游。
我同事小吴总爱跟别人比,看到谁换了新手机,自己手机还能用也跟着换;别人买了名牌香水,她省吃俭用也要买,结果不喜欢就闲置;别人办健身卡,她不考虑时间就跟着办,最后只去了几次。她常说:“看到别人有,我就觉得没面子。”可这种跟风让她入不敷出,信用卡循环欠账。
我姨妈在工厂干了二十多年流水线,去年裁员后只能去做保洁,月薪三千多。其实早年工厂有免费会计培训,她嫌麻烦没去学,现在后悔不已。她说:“要是当初学了,也不至于这样。”无论多大年纪,都该保持学习。学剪辑、设计,考教师证、会计证,都能打开新出路。
邻居王姐总抱怨工资低、房租高、老板抠,可当建议她换工作或学技能时,她就说难、没时间,结果三年过去还是老样子。与其抱怨,不如想想怎么提升收入,找兼职、学技能,才能真正改变。
表姐的朋友丽丽是“老好人”,朋友借钱她哪怕自己紧巴巴也借;同事让她带早餐从不收跑腿费;亲戚让她买东西说好给钱却一直没给,她也不好意思要。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她好说话,可她自己日子却越过越难。她说怕拒绝会伤感情,可一味迁就只会消耗自己。该拒绝时就拒绝,把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楼下赵姨特别节俭,感冒就吃片过期药,买菜只挑最便宜的,很少买肉和水果,说要省钱给儿子还房贷。去年胃疼拖着不去医院,最后查出胃溃疡,花光积蓄还欠了债。她后悔说:“早知道多花点钱保养身体,也不至于这样。”健康是最大的财富,营养要跟上,小病及时治,别因小失大。
以前的同事小陈在公司做文员,月入四千多,工作稳定。去年朋友邀她一起开网店卖特产,她怕风险大没敢尝试。如今朋友月入两三万,还买了车,她却还在原地抱怨钱不够花。其实很多机会都需要勇气去试,就算失败也有收获,总比原地踏步强。
习惯决定命运,改变从点滴开始。买东西前多想想是否真需要,每月做好计划,坚持学习新技能,重视健康,勇敢尝试新机会。只要愿意改,每个人都能一步步走出困境,活出更有底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