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中国客人穿拖鞋进餐厅,却对老外开绿灯|长沙律师张梅团队

发布时间:2025-09-11 14:27  浏览量:2

前几天刷到个视频,有个博主说当地一家酒店的餐厅不让穿拖鞋进。按说呢,酒店有自己的规定,只要说清楚、执行到位,倒也不算啥大事儿,毕竟餐厅,讲究点仪容仪表也能理解。可问题就出在执行这俩字上,博主朋友带着孩子去餐厅,孩子穿了拖鞋,立马被拦下了,工作人员说啥也不让进,非得让回去换鞋。这时候博主抬头一看,好几个穿拖鞋的外国人,大摇大摆就往里走,压根没人拦。

博主当场就懵了,赶紧找酒店经理问情况。经理过来说刚才没注意,轻描淡写跟没事儿人一样。可咱琢磨琢磨,这没注意也太巧了吧?视频里明明白白拍着,好几个老外穿拖鞋进去,都没人管,偏偏就盯着咱中国的小朋友不放,这巧合得也太刻意了,谁信?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旁边又过来个工作人员,给了个新说法:不是不让穿所有拖鞋,是不让穿房间里的拖鞋,自己带的拖鞋能穿。这话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可你再看餐厅门口的标牌,就那么几个字禁止穿拖鞋入内,压根没写房间拖鞋和自己拖鞋的区别。而且这说法跟经理的没注意完全对不上,这不就自相矛盾了吗?最关键的是,博主视频里拍得清清楚楚,那些被放行的外国人,脚上穿的就是酒店房间里的拖鞋!这一下,啥解释都没用了,明摆着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说白了,这家酒店确实有不让穿拖鞋进餐厅的规矩,但执行的时候,眼睛就长在了不一样的地方,对外国人,规矩就成了摆设;对咱自己人,尤其是孩子,就较真得不行。这种选择性执法,不就是明晃晃的区别对待吗?

说真的,这种事儿看着就窝火。咱去酒店消费,花的钱不比老外少,凭啥就得被另眼相看?小朋友穿拖鞋被拦,老外穿同款拖鞋就能进,这不是把双标俩字写在脸上了吗?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太敏感了,也许就是工作人员一时疏忽。但你想想,一次疏忽能理解,接二连三让老外穿拖鞋进,唯独拦下咱自己人,这就不是疏忽的事儿了,分明是心里那杆秤歪了。咱中国人讲究一视同仁,做生意更是这样,不管来的是哪国人,都该按一个规矩来,不然这生意做的,就没了诚心。而且国家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就说得明明白白:经营者和消费者打交道,得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这里面的平等,就是说不能因为人家的国籍、种族不一样,就搞歧视。酒店这种做法,看着是小事,其实已经踩了法律的红线,凭啥因为是外国人就放宽规矩,因为是中国人就严格卡关?这本身就是对平等的破坏,说严重点,就是违法行为。

厦门是咱国内有名的旅游城市,每年来的国内外游客都很多。酒店作为城市的窗口,服务态度、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外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可这家酒店倒好,不仅没做好窗口,反而搞出这种让人不舒服的区别对待,这不是给厦门抹黑吗?

再说了,现在都讲究国际化,可国际化不是说对外国人就得低三下四、放宽要求,对自己人就吹毛求疵。真正的国际化,是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一样的对待。穿拖鞋进餐厅该不该管?该管,但得所有人一起管。不然的话,规矩就成了笑话,公平就成了空谈。视频发出来之后,不少网友都炸了锅。有人说,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事儿,有些地方总觉得老外金贵,对咱自己人就特别苛刻;还有人说,这不是崇洋媚外吗?都 2025 年了,还抱着这种老思想,真是不应该。

现在这事儿闹大了,估计酒店也得出来回应。但回应不是光说句对不起就完事儿的,得真真切切认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不是规矩有问题,是执行的时候丢了公平,伤了人心。得好好查查,为啥会出现这种区别对待?是员工培训不到位,还是管理上就存在这种歪心思?说到底,咱消费者去酒店消费,图的是舒服、是尊重。花了钱,还得受这种莫名其妙的区别对待,换谁心里都不好受。希望这家酒店能好好反省,也希望所有做服务行业的都能记着:不管面对的是哪国人,平等和尊重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少搞点双标,多讲点公平,生意才能做得长久,也才能真正赢得大家的认可。

张梅律师团队的专业服务

张梅律师是湖南芙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董事,从业16年,本人有近1000案的实战经验,张律师在刑事辩护、婚姻继承、合同纠纷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