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亿双安全鞋,全球防护背后的小城力量
发布时间:2025-09-12 17:00 浏览量:1
秋韵九月,大地流金。在潍坊高密的山东奥龙鞋业有限公司里,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每年有超过300万双安全鞋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这些安全鞋并非普通鞋类,它们具备防火、防静电、防砸、防穿刺等各种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作业、工程作业等危险环境。
高密,这个山东半岛上的县级市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安全防护鞋生产基地,年产量达2亿双,产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销量稳居全国首位。这里生产的防护手套和安全鞋,正默默守护着全球无数一线产业工人的安全。
从宋代蒲鞋制作到现代安防产业集群,这座小城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产业根基,千年传承
高密的制鞋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当地蒲鞋制作技艺已有1100多年历史,为现代制鞋产业奠定了深厚基础。
与传统制鞋不同,高密专注于安全防护领域。作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开放县市之一,高密凭借区位优越和交通便利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和科技创新示范县。
如今,高密市安防用品经营主体已达23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67家。产品涵盖天然乳胶浸渍手套、劳动防护鞋、防护服和防护口罩等500多个品种,主要涉及个体防护类中的呼吸、躯干、手部、足部防护用品等类别,已形成年产防护手套40亿双、安全鞋2亿双的安防用品产业集群,产品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龙头引领,匠心之路
在2025年9月12日举办的山东省“技能兴鲁”制鞋工技能大赛决赛上,山东奥龙鞋业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充分展现了其行业地位。公司董事长黄祖恩表示:“我们公司始终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兴企之路。”
奥龙鞋业是高密安防制鞋产业的龙头代表之一。公司产品已开发出20多个系列12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300万双,远销美国、西欧、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是奥龙鞋业,高密还涌现出海宇鞋业等一批拥有发明专利和荣誉称号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在国际市场上注册了多个自主品牌,获得“中国真皮名鞋”等荣誉。
除了常规销售,高密的劳保安防用品网上销售也非常旺盛。自2016年以来,全国互联网平台前20名的安全防护鞋电商企业全部来自高密,销售量稳居全网第一。高密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淘宝镇”,多个村庄被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
人才战略,标准引领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些年来,高密市连续16年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层层挖掘培养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优秀技能人才,累计获得各级各类大赛奖项2000余项。
另外,高密不断强化产教融合,推动各类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与10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开设校外实训基地30多处,每年订单式培养技能型人才一千多人。
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企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乃至制定出引领行业的技术标准。
2025年8月27日,《ISO织物浸渍胶乳手套规范国际标准实施效果白皮书》在高密发布,标志着中国在劳保手套领域首次掌握国际标准制定权,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技术出海”和“标准出海”的飞跃。
作为此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位于高密市的星宇安防科技集团旗下山东星宇手套有限公司历经6年攻坚,成功打破了国外标准长期主导劳保手套领域的行业格局。
集群效应,小城雄心
一产带一链,一链兴一城。高密市政府与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合作共建“中国安防产业名城”和“中国安防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到目前,高密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到技能培训、物流配送、线上销售的完整体系。上游有皮革、鞋材供应商提供源头支持,中游以龙头企业带动技术研发与制造,下游依托电商平台拓展市场。
政府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打造营商环境,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级领导担任集群群长,推动行业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从头到脚”的全类别、全链条安防用品产业集群。目前,高密正加快建设中国江北最大的安防用品商贸物流基地,助力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政府还常态化开展“遍访企业”“服务企业家日”“我为安防产业组主场”“我帮企业找订单”等系列活动。这些措施为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提供了坚实后盾。今年4月,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劳保展上,高密市组织近300家安防企业组团参展,反响很好。
2024年,高密市安防用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9.1亿元,利润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9.7%、6.4%。
小城高密,正将其安全防护的使命从本土延伸至全球。
记者 王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