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苏轼这首《定风波》,治愈所有卑微、沮丧和焦虑

发布时间:2025-09-15 09:17  浏览量:1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释义:别去听那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风雨声,不如一边悠然吟诗、一边慢慢行走。

这句话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困难变成了风景。

人生难免遇到突然的风雨:可能是工作的压力、感情的挫折,或是生活的意外。

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躲、是跑、是焦虑。但苏轼却说,不必慌乱,保持自己的节奏,坦然前行。

这些纷扰其实伤不到你,除非你主动去听、去在意。你越是慌乱奔跑,越容易摔倒;反而稳住步伐,风雨自然成了风景。

顺境中开心,逆境中修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0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释义:拄竹杖、穿草鞋,轻便自在胜过骑马,有什么好怕的?披一袭蓑衣,哪怕一生风雨,我也坦然走过。

苏轼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到黄州,处境艰难,但他没有抱怨命运,反而在雨中漫步时写下这般洒脱的词句。

他用“竹杖芒鞋”对比“马”,不是在说草鞋比马强,而是表达一种精神上的轻盈。

物质虽然贫乏,但内心自由比身外之物更珍贵。“谁怕”两个字,更是带着一股倔强和挑衅,仿佛在对命运说:你尽管为难,我绝不低头。

苏轼接受风雨是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把苦难活成了诗意。

这种境界,其实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穿草鞋也能走得轻快,是因为心无负累;不怕风雨,是因为内心早有晴天。

这大概就是苏轼穿越千年,依旧能治愈我们的原因。

03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释义:带着寒意的春风把我从醉意中吹醒,身上微微感到一丝寒冷,却看到山头的斜阳正迎面洒下温暖的余晖。

它写的不仅是天气变化,更是一种人生隐喻。

生活常常是冷暖交织的,但乌云上总会有晴空。

苏轼的深刻在于,他从不否定生活的难,却总能在困顿中捕捉温暖。

他说微冷,但不夸大苦难;他看见斜阳,却不盲目乐观。

这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接受世事无常,却依然相信人间值得。

所以,如果你正处在低谷,别怕,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你已经感受到阳光,那就珍惜这份温暖,它是对你坚持的犒赏。

04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释义: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归去时,心境已然平静,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我们常常纠结于过去的挫折或辉煌,要么沉迷成功,要么抱怨失败。

但苏轼认为,当你站到更高的维度回头看,会发现这些起伏都只是生命的一段经历,既不必为挫折痛苦,也不必为成功狂喜。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用平常心看待一切变化。

就像登山时回头望,曾经觉得陡峭难行的路,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更深一层看,这句话其实是在讲放下执念。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的经历都在塑造你。当你真正接纳了过去,也就解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