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过了多少岁就不想要男人了?我这大半辈子,才算摸清答案
发布时间:2025-09-16 08:50 浏览量:1
我今年58岁,街坊们都叫我刘姐。前些日子在小区楼下,张姐凑过来问我:“咱们这岁数,还用得着找个男人搭伙过日子不?”我当时正给孙子擦汗,听她这么一问,心里忽然泛起一阵涟漪,仿佛几十年的光阴一下子涌到了眼前。
22岁那年,我经人介绍认识了前夫老陈。我在街道办的小工厂糊纸盒,一个月挣32块钱,老陈是粮店的店员,手握粮本,在那时候算得上体面。结婚初期,我对男人的期待很简单——就是找个靠山。那时候家里没个男人,换煤气罐得求人,冬天买菜扛不动,连生病都没人端杯水。有次我高烧到39度,杯子摔碎了一地,脚还被划伤了,老陈回来不问病情,只骂我败家。可即便如此,我心里竟松了口气,至少屋子里有人,哪怕他只会责骂,也比独自硬撑强。
后来儿子出生,我辞了职在家带孩子,接些缝补的活计。老陈却从不插手家务,孩子哭闹嫌吵,灯泡坏了也不换。有次儿子半夜急性肠炎,我抱着他往医院跑,喊了老陈三遍,他纹丝不动。站在楼道里,看着怀中滚烫的孩子,我泪如雨下,那一刻我懂了,这所谓的“靠山”,根本靠不住。
从那时起,我不再奢望他是靠山,只盼他能做个搭把手的“搭子”。我白天带娃、摆摊,晚上踩缝纫机到深夜。若他能帮我给孩子洗个澡、递个线轴,我都觉得温暖。可他从不,要么喝酒,要么看报,还理直气壮地说:“男人挣钱就行,家里事女人管。”吵到儿子上初中,我们终于离了婚。那时我42岁,别人劝我:“离了带着孩子,以后咋过?”我咬牙说:“自己过,也比跟个木头疙瘩强。”
离婚后我租了个小单间,摆摊卖鞋垫,扛货挤公交,手冻得红肿。可奇怪的是,我不觉得苦。儿子帮我整理摊位,放学带回烤红薯,晚上我缝鞋垫,他背书,屋里安静却温馨。我明白,女人过了40,有没有男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儿子长大后在外地成家立业,我50岁被接到城里。起初不适应,白天空荡荡的。邻居劝我找个老伴,介绍了个退休教师老周,人斯文,条件也好。他过马路扶我,吃饭夹菜,可当他说“以后别做饭了,请保姆或下馆子”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做饭是我对生活的热爱,是给家人温暖的方式。后来他让我搬过去,把房子租出去,我婉拒了。不是他不好,而是我发现,我对男人已无需求。
如今我在小区开了个小杂货铺,早上六点开门煮茶,等老主顾来聊天。王阿姨买盐吐槽儿媳,李叔买烟聊球赛。中午回家给孙子做饭,下午继续开店,晚上散步或追剧。周末儿子一家回来,热热闹闹吃饭,孙子缠着我讲故事。
前几天老陈打电话,说老伴走了,想复婚,说“互相搭个伴”。我正在补货,平静地说:“老陈,谢谢你记得我,可我现在挺好的,不用人搭伴了。”
挂了电话,我看着店里整齐的货架,忽然明白:女人不是到了某个岁数就不想要男人,而是当内心被自己填满时,便不再需要依附任何人。年轻时要靠山,是因为不够强;中年时要搭子,是因为太累;可当自己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男人就不再是必需。
现在我58岁,守着小铺,听着孙子喊“奶奶”,心里踏实。不是男人不好,而是我终于知道,最可靠的靠山,从来都是自己。当你能把自己照顾好,活得自在满足,便不会再为“要不要男人”而纠结。因为最好的生活,是自己亲手经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