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景州塔与老槐树
发布时间:2025-09-20 06:32 浏览量:1
在景县,矗立着一座著名的景州塔。在塔的前方,并排生长着两棵古老的槐树,它们的粗壮程度令人惊叹,三四个人合抱都未必能围过来,高度足有四层塔那般高。其树冠极为庞大,所覆盖的面积足有半亩多地,远远望去,就像一把巨大的伞盖,为这片土地荫蔽遮护。若要问起这两棵槐树究竟存活了多少年,却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曾经到过泰山的人都不禁称赞,这两棵槐树比起泰山上赫赫有名的 “四唐槐” 来,也是毫不逊色。
关于这两棵老槐树,当地流传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传说。景州塔究竟修建于何时,早已无从考证,只知道它已经在这里默默伫立了漫长的岁月。在塔的底部,有一口深邃无尽的井,人们将其称作 “海眼”,传说这口井在地下一直连通着东海。据说,当初修建景州塔的初衷,便是为了镇压这 “海眼”。倘若这座塔不幸倒塌,那么 “海眼” 里的水就会汹涌喷出,淹没整个大地。
某一年的春天,塔身突然毫无征兆地向东南方向倾斜,摇摇欲坠,仿佛瞬间便会轰然倒下。此景可把当地的老百姓吓得心惊胆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一时之间竟想不出任何解决的办法,无奈之下,只得纷纷跑到塔的四周,烧香上供,满心虔诚地祈求老天爷保佑。就在这时,一块红绸子从天上悠悠飘落,上面赫然写着:塔身倾斜,乃是压在塔底下的鲤鱼精在作祟,要想将塔身扶正,唯有潜入 “海眼”,杀死鲤鱼精才行。
众所周知,这 “海眼” 深不见底,潜入其中无疑是九死一生。然而,为了拯救一方百姓,众人还是毅然决然地争着要下井。经过一番商讨,大家最终商定,谁要是能把塔前那块横躺的石碑竖起来,就由谁前往 “海眼” 除妖。可要知道,那块石碑异常沉重,莫说是一个人,就算是十个八个人一起合力,恐怕也难以将其竖起。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几乎都泄了气。
就在众人感到绝望之时,有几个不服输的愣头小伙子,咬着牙强撑着劲儿去搬石碑。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累得眼珠子都快要鼓出来了,可那石碑却纹丝不动。正在这个节骨眼上,从人群中走出两位姑娘。她们身着同样的红绸子衣裳,脚蹬一样的黄缎子绣鞋,头上都扎着一根乌黑油亮的大辫子。一位姑娘手中提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另一位则拿着一杆长枪。大家都认得,这是常在这一带卖艺的姐妹俩,姐姐名为大姐,妹妹称为二姐。只见大姐分开众人,将手中的宝剑递给二姐,然后俯下身子,运足力气,竟出人意料地把石碑给竖起来了。她直起身子,对着大家说道:“就让我去吧!”
“慢着!” 二姐快步走过来,把手里的武器交给姐姐,走到石碑前。只见她轻轻一用力,便轻而易举地将石碑再次竖起。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二姐看着众人,坚定地说:“这事还是得我去,我武艺高强。”
大姐不甘示弱,急忙说道:“我水性好,还是让我去吧!”
二姐也不遑多让:“我水性也不差啊!”
姐妹俩各不相让,争执不下。这时,有人想出一个主意:“姐儿俩抽签吧,谁抽着了谁就去。” 谁料做签的人一时疏忽,两根签做得一样长。最终,大家决定让姐妹俩一同前往,这样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要把姐妹俩送进那深不见底的井里,需要很长很长的大绳。于是,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将方圆百里以内的大绳都收集过来,一根一根地连接在一起。住在塔下开福寺的老和尚,也献出了自己珍藏的两颗避水珠,让姐妹俩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临下井之前,姐妹俩神色庄重地对乡亲们嘱托道:如果她们此次一去回不来了,就把她们的尸体葬在塔前,因为她们生也好,死也罢,都要一直守护着这座宝塔。
随后,人们小心翼翼地用大绳将姐妹俩缓缓系进 “海眼” 里。没过多久,从井里传来一阵如轰隆隆闷雷般的巨响,紧接着,一股血水从里面喷射而出,大地也跟着剧烈摇晃起来。待摇晃过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塔身竟奇迹般地恢复到了从前笔直的模样。
人们喜出望外,赶忙用力往上提绳子。然而,当绳子被拉上来时,却不见姐妹俩的身影,只有她俩的两双绣花鞋,牢牢地拴在绳子上。众人瞬间明白,姐妹俩这一去再也回不来了,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后来,人们遵照姐妹俩的遗愿,把这两双绣鞋当作她们的替身,庄重地葬在了塔前。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岁月流转,就在埋葬绣鞋的地方,长出了两棵幼小的槐树。人们把这两棵小槐树视为大姐和二姐的化身,对它们精心呵护照料。随着时光的流逝,小槐树渐渐长大,最终长成了如今这两棵高大威严的古槐,它们就这样日夜坚守在景州塔身旁,宛如忠诚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
- 上一篇:张家界11岁失联女孩杜婉婷已遇难,离家时未穿鞋,家人曝去世细节
- 下一篇: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