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黄子韬爆红,结果赔得连车都没了!

发布时间:2025-09-20 14:21  浏览量:2

你说现在这娱乐圈啊,真是啥事儿都有。一个叫黄子诚的小伙子,就因为长得像黄子韬,居然在网络上火过一阵子,最后却落得个破产的下场,连接送孩子的车都赔进去了,真是让人唏嘘。

这故事得从2022年说起。那时候黄子诚还是浙江一家服装厂的普通工人,每天踩着缝纫机,一个月挣6000多块钱。有一次车间聚餐,工友举着手机拍他说:“你这眉眼,跟电视里的黄子韬太像了!”就这么一句话,改变了这个小伙子的人生轨迹。他翻遍黄子韬的社交账号,咬牙花了3000多块(那可是他半个月工资)从网上买了同款服装,下班后就躲在出租屋里对着镜子练习黄子韬的招牌动作。

第一条模仿视频是在宿舍拍的,他穿着“同款”皮衣,对着镜头唱黄子韬的《The Road》。没想到发布当晚就收获了3万多点赞,评论区里“以为是本人”、“太像了”的留言刷了屏。黄子诚盯着手机屏幕一晚上没合眼,第二天一早他就递交了辞职报告——他觉得,自己找到了“赚大钱的捷径”。

专职做网红后,他每天雷打不动拍3条视频:模仿黄子韬在《创造101》里怼选手的名场面,复刻对方机场街拍的姿势,甚至学黄子韬生气时“摔外套”的动作。不到三个月,粉丝涨到50万,还被山寨男团ESO找上门。这个团队里还有模仿鹿晗的“鹿哈”、模仿王一博的“王二博”、模仿易烊千玺的“易羊迁喜”,一群人凑在一起真是够热闹的。

加入团队后,商演邀约纷至沓来:县城商场开业、楼盘促销、小酒吧驻唱,出场费从最初的500元一路涨到5000元。最忙的时候,他一个月跑12场商演,赚的钱比在工厂一年还多。他那会儿朋友圈里全是舞台照和粉丝送的花,逢人就说:“我这长相,就是吃这碗饭的”。

可惜啊,好景不长。黄子诚没意识到,靠“像别人”赚来的热度,就像夏天的冰棍,化得比想象中快。2023年下半年,刷到他视频的网友开始留言:“怎么还是这些内容?”“模仿久了有点腻”。他的视频点赞量从几万掉到几千,有时发出去一天,点赞还没过百。

为了拉回流量,他试着拍更夸张的内容:模仿黄子韬早年在采访里“怒怼记者”的片段,故意提高音量、皱紧眉头,结果被骂“东施效颦”、“没灵魂”。更要命的是,他除了模仿,啥也不会。有次在商场商演,主办方要求他清唱一首,他开口就跑调,只能尴尬地说“伴奏没调好”;粉丝想跟他互动,问他有没有自己的歌,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团队里有人劝他:“不如试试拍点生活日常,或者学个新技能?”他却摆手拒绝:“我就是靠模仿火的,改了粉丝就不认了”。可市场不等人,随着山寨明星的新鲜感褪去,找他商演的人越来越少。2024年初,他一个月只接到1场商演,赚的3000块还不够付8000元的房租。

为了维持之前的“网红生活”,他雇着每月4000元的助理,还习惯性地买名牌卫衣、潮鞋,钱不够就借网贷。直到2024年3月,黄子韬工作室发了条声明:“坚决反对任何山寨模仿行为,维护艺人合法权益”。这一声明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合作方纷纷解约,粉丝大量脱粉,他彻底没了收入来源。

走投无路的黄子诚竟然把所有财产都投入到某个互联网项目中,甚至卖掉了接送儿子上下学的车。结果呢?账号直播等功能被永久封禁,所有努力化为泡影,直接破产。他在视频里红着眼眶说这些事,声音都哑了:“早知道不赌了,现在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得找爸妈借”。

有意思的是,和黄子诚同时期出道的鹿哈(现在改名叫凌达乐)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位江西小伙很早就意识到单纯模仿不可持续,迅速改回本名,成功转型为带货主播,全力打造自己的带货IP。他的直播业绩令人惊叹——曾一个月赚500万元,七个月进账3500万元。还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购置了价值277万的豪车和600多万的写字楼,真正实现了从网红到商人的转变。

回过头来看黄子诚的经历,真是让人感慨。模仿或许能快速吸睛,但终究是“借别人的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热度消退,就会被市场抛弃。而且这种模仿还存在法律风险,如果艺名、打扮风格、表演内容等与明星高度雷同,并借用明星经历炒作,可能侵犯明星的合法权益,并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黄子诚在最近发布的视频中含泪自曝现状凄惨,反复说道:“我真的赌上了一切,却一场空”。他情绪崩溃,不断自问:“我不知道是我命不好,还是天生不适合吃互联网这碗饭?”他甚至觉得自己像是被人“做局”了,但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问题出在他自己身上。

这个故事真的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网红经济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背后全是风险。想要在这个行业长久发展,还得靠真本事和独特的个人特色,一味地模仿别人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流量能把你推上顶峰,也能一夜之间让你跌落谷底,所以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得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暂时的成功冲昏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