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拖鞋搅奶茶男子应聘时就不对劲,揭开奶茶行业多少黑幕

发布时间:2025-09-20 13:50  浏览量:1

近日,一段深圳奶茶店的监控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视频里,一名员工竟将拖鞋扔进装满珍珠的配料盆,还对着镜头傻笑比耶,随后徒手抓起被 “腌制” 过的珍珠往杯子里装,整个过程不过 15 秒,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脚气特调珍珠奶茶”“生化武器” 等辛辣的评论层出不穷。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名员工刚入职仅 40 分钟,连基本卫生培训都没接受。这看似是个极端个案,却如同一把利刃,狠狠揭开了奶茶行业光鲜外表下的卫生暗疾。

回顾近年来,奶茶行业的黑料简直不要太多。奈雪的茶门店蟑螂乱爬,店员却称 “不用管它”;喜茶被查出用过期水果榨汁;茶百道员工用擦桌子的抹布清洗制作工具。当利润和流量成为首要追求,食品安全似乎就成了可以被随意牺牲的环节。

奶茶行业的狂奔式扩张,无疑为卫生隐患埋下了定时炸弹。像蜜雪冰城等品牌门店数量突破 1 万家,加盟门槛却低至 10-20 万。“快速开店、快速回本” 的模式,让很多门店拼命压缩成本,培训环节形同虚设。就像涉事的深圳奶茶店老板,通过线上招聘平台招来员工,直接上岗,啥都没教,不出事才怪。

监管体系的漏洞也令人担忧。涉事门店经营资质、食材保质期都没问题,却挡不住员工的恶意操作。不少奶茶店平时卫生堪忧,检查时才突击清洁,法律法规成了摆设。还有商标乱象,“贡茶” 事件就是典型,品牌方互相推诿,消费者维权都找不到对象。

不过,也有品牌做出了好榜样。某饮品店制定了详细卫生操作手册,规定员工每小时换手套,精确消毒液配比,明确洗手时间。实施后,顾客卫生投诉率下降 20%,销售额还增长了。这说明,卫生和效益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把食品安全当回事。

这起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涉事奶茶店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勒令停业整顿,而那名"拖鞋员工"也被警方以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立案调查。令人深思的是,在舆论风暴中,不少奶茶店员工匿名爆料:类似行为在行业内并非个例,只是这次恰好被监控拍下而已。

一位从业五年的店长透露:"旺季时单日销量上千杯,新员工培训往往压缩到半小时就上岗。有些年轻人把后厨当游乐场,边做奶茶边拍短视频,完全没把食品安全当回事。"这种畸形的职场文化,暴露出行业高速发展下的管理断层。

消费者的觉醒或许能倒逼行业变革。事件后,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透明厨房"标签的奶茶店订单量激增47%,而短视频平台上"奶茶店暗访"类内容播放量突破10亿次。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用手机记录奶茶制作过程,这种"全民监督"的模式正在形成新的行业约束。


监管层面也在升级。深圳市场监管局率先推出"奶茶店安全码",将卫生检查结果量化成二维码张贴在门店,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该店近期消杀记录、员工培训情况等关键信息。这种创新监管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

深圳这盆 “拖鞋拌奶茶”,真的是给整个奶茶行业敲响了警钟。当员工拿食品安全开玩笑,当品牌方只重营销不重管理,当监管成了形式主义,最后受伤的还是消费者和整个行业。希望从业者们能醒醒,没有安全,再火的奶茶也得凉。毕竟,谁愿意花钱买 “脚气特调” 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