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冰淇淋背后的肥娟后续来了:流量狂欢下的坚守与回归?
发布时间:2025-09-16 21:07 浏览量:1
每次打开短视频平台,“一夜逆转命运”的故事总格外吸引点击,仿佛全网都在期盼下一个“网红造神”的惊喜。但潮水退去后,普通人的生活是烟火如常,还是一地鸡毛?在广东湛江的小镇上,“肥娟小吃”店主肥娟的经历,便是现实给出的答案。她的生活没有一路顺遂的兴盛,反而充满了捉摸不定的转折与挑战。读懂肥娟的故事,才会发现,网络世界的底色从来都有冷有热,并非只有单向的狂欢。
2023年,肥娟夫妇在小学旁开了家鞋店,本想着守着孩子,总能赚点辛苦钱。可谁能想到,店铺竟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有时销售额能超7000元,算上成本后反倒要往里贴钱。生意虽冷清,这家小店却成了学生们的“秘密基地”。对肥娟来说,最开心的不是卖出鞋子,而是放学后孩子们涌进来抢着看电视,在店里边刷剧边吃水果;即便外面下雨,她也会笑着给孩子们准备桌椅和零食。看到这一幕,老街坊们也忍不住会心一笑。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24年底,折腾了两年,夫妻俩终究撑不住,决定把店转让出去。让人意外的是,宣布关店的那天,肥娟却笑得合不拢嘴。老主顾家的孩子都犯了迷糊:这个充满欢乐的小窝,怎么说没就没了?其实,个中缘由只有夫妻俩自己清楚,店铺转型无望,实在没法继续经营。但当肥娟在网上坦诚说出困境时,不仅没人指责,反而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还有很多网友热心提建议,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出路。
听从网友的提议后,“肥娟小吃”火锅店开张了。夫妻俩不摆架子,食材全是明码标价:1元火鸡面、2元薯条、3元鸡柳。直播时,他们更是全程公开,连锅都洗得干干净净,后厨烟火气十足。就这么凭着实在,小摊悄悄火上了热搜,线下排队买食材成了常态,直播间在线人数也突破10万+。随之而来的还有合作邀约,有人刷礼物,有人谈广告,但夫妻俩都一一回绝了,还把店里收到的赠品全捐了出去,并公开表示“不带货、不做软广”。这份实在,为他们赢得了不少称赞,口碑也慢慢传开。
可事情总容易出现转折。直到冰淇淋摊推出新售卖模式,119元买大桶冰淇淋,再分装成2元小份出售,争议突然爆发。有网友不淡定了:“卖这么便宜,让同行怎么活?”甚至质疑他们是在作秀,故意压低价格,破坏行业公平;还有人担心小吃的卫生问题,安全质疑声越来越大。2025年1月,又有人趁机注册了几十个“肥娟”相关商标,把麻烦直接砸到了夫妻俩头上,他们不得不抽时间去市场监管局处理此事。
本以为风波能就此平息,没想到今年4月,夫妻俩曾说过“不会带货”,却突然在欧亚牛奶旗舰店开启了带货直播。五个小时里,销售额达到50万甚至75万,质疑声瞬间被推到顶点。有人翻出之前的话,指责他们“说一套做一套”;也有网友觉得他们是“假清高”,背后目的不纯粹。面对争议,夫妻俩很快拍视频回应:坦言带货是为了让家里日子过得更好,但小吃店会正常经营,选品和供货也会保持稳定。他们只和靠谱的供应商、长期支持的品牌合作,佣金远低于普通主播,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愿意全额赔偿。
压力越来越大,舆论彻底炸开。一方认为他们“割韭菜”、不守承诺;另一方则觉得,至少夫妻俩讲良心,用心把控货源,比不少大主播靠谱得多。分歧悬在半空,始终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有趣的是,最让肥娟动摇的,是孩子无意间说的一句话:“娟娟姐,你现在生意太忙了,好久没和我们聊天了!”这句话比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流量都更戳心。她开始反思:要用什么,才能换回最初那种简单的温馨?丈夫也看在眼里,问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日子。肥娟笑着回答:“其实,我还是想像开鞋店时那样,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围着。”
想通之后,小吃店终于变回了大家熟悉的模样,装修和当初的鞋店一模一样,货架上只摆满了零食和饮品。肥娟说,这些东西利润很低,说不定每天还要亏本,但她不在乎。卡通贴纸重新贴满墙面,孩子们又围在柜台前,甜甜地喊着“娟娟姐”,有说有笑。没人知道这份热度还能持续多久,流量会不会突然散去,但至少此刻,这份简单的快乐,真切地留在了店里。
或许对普通人来说,那些“泼天的富贵”终究难以抓住,而身边触手可及的温暖、安稳自在的小日子,才是最难得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