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男人,但凡有一点退路,就莫去给别人家的孩子当继父

发布时间:2025-09-23 15:56  浏览量:1

凌师傅,六十几岁的人,满头白发,他独自坐在阳台上,感到自己的头脑和眼神都显得一片空虚。

他的继子在城里安了家,前几天,把他的亲妈接走了,把他这个继父独自丢在了乡下。

凌师傅心中一片悔意:这就是当继父的结局,花自己的钱,养别人的孩子,孩子长大了,你就回到原点,继续做你的孤寡小老头。

他想想当时人到中年,忽然妻子生病去世,没有留下孩子。悲伤过后,觉得生活总需要继续。

正好有人介绍,看看女人模样倒也周正,虽然带有一个上学的儿子,但认为如果自己能够以真诚和耐心去对待,也应该会建立起感情的。

可是事实证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我们奉劝男人,但凡有一点退路,就莫去给别人家的孩子当继父。在家庭关系的复杂谱系中,继父这一角色常常处于一个微妙而艰难的境地。

1,继父与继子女之间很难建立起天然的亲情纽带。

凌师傅起初总想着讨好继子,知道孩子喜欢篮球,省吃俭用买了限量款球鞋,可继子转头就把鞋扔在角落,宁愿穿旧鞋也不碰;晚上辅导作业,他耐心讲解数学题,继子却趴在桌上不吭声,等妻子回来才愿意开口提问。

甚至逢年过节,他精心准备礼物,继子也只会冷淡地说句“谢谢”,从不会主动喊他一声“爸”。

血缘是刻在骨子里的印记,继子女心里,亲父的位置始终难以替代,继父再怎么付出,也难捂热那颗带着疏离的心。

2,在家庭责任方面,继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凌师傅的继子上高中后,学费、补习班费用一年就要好几万,他原本计划攒钱给年迈的母亲换套宽敞的房子,可这笔钱全被继子的开支占了去。

有次母亲生病住院,他想请几天假照顾,妻子却抱怨:“孩子马上要月考,你不在家谁盯着他复习?”

更让他难受的是,继子一次和同学打架,对方家长找上门,他忙着道歉、赔偿,可继子却躲在妻子身后,连句解释都不肯说。

继父的责任像座大山,既要承担经济压力,又要操心孩子的成长,可一旦出了问题,过错往往先算在继父头上,真是“吃力不讨好”。

3,社会观念也会给继父这一角色带来心理的压力。

凌师傅住的小区里,总有邻居在背后议论:“不是亲生的,再好也是外人,指不定哪天就变心了。”

有次他带继子去买衣服,店员随口问:“这是你儿子啊?”继子立刻摇头:“不是,这是我妈对象。”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单位里的同事也总拿这事调侃:“当继父不容易啊,可得好好表现,别让人挑毛病。”

这些无形的议论,让老陈渐渐变得自卑敏感,出门总觉得别人在盯着自己,连和朋友聚会都不敢多提家里的事。

凌师傅的经历,不是个例。

但凡有一点退路,能让自己活得轻松些,就别轻易踏入“继父”这个角色。日子是自己的,与其拼尽全力去维系一段难如登天的关系,不如先顾好自己的生活,别等到最后,满心付出换来的却是一身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