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对绣鞋(姐妹告状)》祥符调“二八板”的教科书!
发布时间:2025-09-24 09:42 浏览量:1
《对绣鞋》是豫剧传统剧目,又名《姐妹告状》《王定保借当》,是豫剧的一个骨子老戏,当年旦角几乎都演,其中阎立品、桑振君、宋桂玲3位的演绎各有特色。
桑振君和宋桂玲演出一般叫《对绣鞋》,阎立品演出一般叫《姐妹告状》。
该剧以清末民间传说为背景,讲述书生王定保被恶霸李武举诬陷入狱,未婚妻张纯姐与堂妹赴县衙鸣冤,凭借对绣鞋纹样、针法等细节的精准描述戳破伪证,最终为其洗脱冤屈的故事 。
宋桂玲
这出戏是豫剧的唱功戏,全剧以豫剧“二八板”为核心板式,通过紧二八、慢二八等节奏变化构建流畅的唱腔结构,唱腔特点属于嘴皮子戏,要求演员嘴皮子溜,既要在速度很快的长唱段里,把字吐清楚,又要使唱段听起来优美动听。
20世纪五十年代,豫剧桑派艺术的创始人桑振君先生在该剧原有的唱腔基础上又进行加工创新,使得该剧听上去腔新调俏,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豫剧旦角唱功戏。
桑振君
这一段“谯楼上打罢了更鼓点”出自剧中“盼路”一折,是传统的豫剧祥符调“二八板”结构,头句使用了祥符调的“三起腔”板式。
所谓的“三起腔”即是传统豫剧“二八板”板式中的一种起腔板式,也叫“三搭腔”,意即唱腔的第一句唱词以不同的腔式,分三次唱完。
桑振君先生在此剧的演唱中,将第三起的乐段巧妙地运用了句中伸展的创腔手法,使原本为上下句对仗的唱段“谯楼上打罢了更鼓点,俺到镇平县内前去喊冤”,变成了三局的结构:“谯楼上打罢了更鼓点,俺姐妹黑暗里逃出了俺的后花园,俺一道镇平县内前去喊冤”。
这一创腔手法既突破了规范,又不失规范,在桑派唱腔中很是常见。
再如她将“黑暗暗望不见东北西南,俺姐妹手挽着手儿肩并着肩”改为“黑暗暗望不见东北西南,后怕有人赶,前怕有人拦,俺姐妹手挽着手儿肩并着肩”,看似简单却又听着新颖别致,令人回味。
《对绣鞋(姐妹告状)》情节相对比较单纯,与《八件衣》或《跑汴京》的故事情节略有不同,而且后者最终以包公断案,坏人处斩而煞戏,不能算作同一出戏。
但大概在2019年桑派弟子苗文华复排时,把它改成了《八件衣》,就把《姐妹告状(对绣鞋)》与《八件衣》彻底绑定了,留声机认为这不是不妥的,特此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