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一盏灯
发布时间:2025-09-24 13:29 浏览量:1
凌晨一点,城市依旧喧嚣,我关掉电脑,疲惫地望向窗外。写字楼的灯光依然明亮,像无数双不肯闭上的眼睛。手机屏幕忽然亮了,是母亲发来的消息:“睡了么?家里煨了百合粥,记得你秋天总咳嗽。”短短几个字,却像一束暖光,穿透了两千公里的距离,瞬间照亮了我这间小小的出租屋。原来在我不曾察觉的角落,父母始终为我守候着一盏不灭的灯。
三年前我离家北上,母亲悄悄在行李箱的夹层里塞了一枚银杏书签。她轻声说:“北方的秋天长,想家了就看看叶子。”如今那枚书签静静别在我的办公桌日历上,每当我加班到深夜,抬头看见那片金黄的叶脉,便仿佛听见故乡的风拂过庭院,银杏叶簌簌飘落的声音。父亲上礼拜寄来一双老棉鞋,包裹里附着一张纸条:“你妈纳的鞋底,比暖气片实在。”鞋窠里还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是我六岁那年,穿着同款棉鞋在院子里踩雪,脸颊冻得通红,却笑得灿烂。他们记得我每一个冬天,记得我哪年生过冻疮,记得我最爱的口味,甚至记得我随口提过的一句童年滋味。
前些日子视频时,我无意说起想念小时候喝的荸荠糖水。没想到今晨打开门,竟是一整箱沾着晨露的鲜荸荠,顺丰快递单上写着老家的地址。箱子里还有一张奶奶的便条:“你爸凌晨去塘里挖的,说你想吃家乡的味儿。”那一刻,我眼眶发热。他们总把我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上,用最朴实的方式,把思念和牵挂一并寄来。
有次我加班过度晕倒,醒来时手机里躺着十七条未读消息。最后一条是父亲发来的定位截图,他们连夜驱车北上,此刻正停在服务区。“你妈蒸了蛋羹放在保温壶里,天亮前能到。”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这份沉默却坚定的奔赴。原来亲情从不需要华丽辞藻,它藏在母亲记得我所有的过敏食物里,藏在父亲珍藏我每一篇发表文章的剪报本里,藏在巷口报刊亭老板随口的一句“米糕一直给你留着方子”里。
现在我也学会了分享,加班时拍下窗外的月亮发给母亲,她便回一张院中桂花树的照片:“给你留了做桂花蜜。”父亲偶尔发来手绘地图,标记着新开的茶馆:“等你回来尝尝。”这些细碎而温暖的互动,像一条无形的线,将我与故乡紧紧相连。
山海难隔深情,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惦记,早已穿越千山万水,悄然抵达心底。每当夜深人静,我总感觉北方的风里,飘着故乡的桂香——那是记忆的回响,是思念的低语,更是千里之外,那盏永远为我亮着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