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酒店拖鞋循环利用”上热搜!一次性拖鞋消毒后到底还能穿吗?
发布时间:2025-09-24 18:07 浏览量:2
拖鞋,确实可能携带病原体
拖鞋是经常接触外界环境的物品,也是广义上的“衣物”中最脏的物品之一。很明确的是,拖鞋是病原体的潜在载体,相关的病原体可能会是细菌、真菌、病毒,甚至是寄生虫。下面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起毛囊炎,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引起绿甲;
· 真菌:红色毛癣菌可能引起脚气(也就是足癣);
· 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引起跖疣、寻常疣;
· 寄生虫:疥螨可能引起疥疮。
具体可能携带什么病原体,要看使用过拖鞋的人的健康状况,也看拖鞋去过什么地方。这是因为,拖鞋里面、鞋底、鞋套以及拖鞋接触的地面等表面,都可能被病原体污染。有数据显示,即使在日常地面清洁的情况下,鞋套在接触地面 5 分钟后也会受到污染,且可将病原体转移到床单上。再拿一篇类似的研究来说,学者发现,医疗环境中,鞋底能被多种病原体污染,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艰难梭菌、大肠杆菌乃至于新冠病毒。尽管酒店环境不同于医院,但住客在内外环境走动,其鞋底(包括拖鞋)接触地面后,同样可能沾染并传播病菌。此外,病原体可以通过袜子从地板转移到床单上,这与住客穿着拖鞋在房间内走动,然后将脚或拖鞋接触到床品的情况类似。
共用拖鞋后,
传播疾病的风险大不大?
不过,好消息是,总体的传播风险不大。这是因为,疾病要传播,需要一些“天时地利人和”,比如相应的病原体含量大、传染性强,比如住客穿拖鞋的时间长,抑或是住客免疫状态低、脚的皮肤刚好有一些损伤,让病原体能够趁虚而入。换个角度思考,要是传染性大,相信也没人敢用其他共用的物品了,比如水壶、杯具、毛巾、被套、其他床品,更不敢轻易出入酒店这类公共场所了。坏消息是,具体的风险是未知的。由于不是疾病的高发场所,难以有人统计酒店共用拖鞋这类物品可能会让风险增加多少。说不定,偶然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包括拖鞋以及其他)后,皮肤就会沾染病原体。甚至,日常活动(例如走路、跑动、提鞋)会导致地面病原体重新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诺如病毒就有这个特异功能)。曾有学术研究表示,健康和安全是旅客出行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而传染病出现的不确定性,会很显著地导致酒店入住率在短期和长期内下降。在后疫情时代,旅客对住宿环境的清洁卫生标准只会更加严苛,这也无可厚非。消毒拖鞋虽有用,但也有局限
新闻中,酒店提到会对拖鞋进行“消毒清洗”,但具体的清洁、消毒效果如何?· 交叉污染:如果将多个住客的拖鞋在一个批次中清洗,可能会发生纺织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 二次污染:洗衣设备本身如果维护不当,内部形成的生物膜可能成为污染源,在洗涤过程中会反向污染纺织品。
当然,上面只是提出一些担忧,如果能够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风险就会大大减少。一次性拖鞋,应该如何科学管理?
有人质疑涉事酒店的白色拖鞋是一次性拖鞋。这就涉及到更复杂的问题,那就是普通拖鞋和一次性拖鞋,处理思路是一样的吗?为了减少和管理风险,我国早有相应的行业规范与法律法规,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 37487—2019)。· 要求床单、枕套、被套、毛巾、浴巾、浴衣等公共用品应每客用后清洗消毒,做到“一客一换”;
· 所有公共场所可重复使用的拖鞋,需“每客用后清洗消毒”,未经清洗消毒的拖鞋不得供下一位顾客使用,消毒效果需符合《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 消毒过程规范:若采用化学方法消毒,需保证消毒池容量、深度满足浸泡需求,确保消毒液有效浓度与浸泡时间,消毒后需充分冲洗;若用消毒柜、蒸汽或煮沸消毒,需按操作说明保证消毒温度与时间;
· 未使用的拖鞋(含一次性拖鞋),需与床单、杯具等“可重复使用公共用品”分间/分层存放。
从相关规定可以看到,如果拖鞋不是一次性的,那么可以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没有必要谴责。但如果拖鞋是一次性的,但被用来循环使用,那就有一些问题了。规范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一次性拖鞋禁用”的内容,但通读下来,很明显能感受到它有“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的隐含原则。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一次性拖鞋应被归为“一次性耗损品”,采购、储存和处置时最好是按“一次性耗损品”管理,使用后需作为废弃物处理,不得清洗消毒后再次使用,不适合循环使用。参考文献
[1] Limper HM, Sier A, Warye K, et al.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on the role of floors and sho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pathogens in a healthcare setting. Surg Infect (Larchmt). 2024;25(1):46-55.
[2] Zhang N, Miao R, Huang H, Chan EY. Contact inf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onboard a cruise ship. Sci Rep. 2016;6:38790.
[3] Ozdemir O, Kizildag M, Dogru T, et al.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infectious disease-induced uncertainty on hotel room demand: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US hotel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22; 103: 103189.
[4] Wu EHC, Law R, Jiang B. The impac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 hotel occupancy rate based o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nt J Hosp Manag. 2010;29(4):751-753.
[5]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 37487—2019.
[6] Bockmühl DP, Schages J, Rehberg L. Laundry and textile hygiene in healthcare and beyond. Microb Cell. 2019;6(7):299-306.
[7] Rutala WA, Boyce JM, Weber DJ.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and antisepsis: An overview. Am J Infect Control. 2023;51(11S):A3-A12.
策划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