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张与新实践并置,在上海感受设计引领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25 17:25 浏览量:1
新主张与新实践并置,超3000件展品尽显设计之妙
在上海,感受设计引领未来
今天,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正式启幕,今年大会以“设计无界 生生不息”为主题,新主张与新实践并置,超3000件展品,以“生态—生产—生活”三大联动板块呈现设计之妙。近500个品牌中,国际品牌占20%,新锐品牌高达60%,打造了一场设计与科技、生态与时尚交融的盛宴。
从大脑中迸发的火花,到现实生活中的生产革新、生活便捷、生态可持续,设计扮演着“创意转化器”与“价值放大器”的双重角色。走进展馆,你会发现,设计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样板,甚至在引领未来趋势。昨天,记者提前探营寻找宝藏亮点。
■“生态设计”是本届大会的核心亮点。展方希望让更多参观者、更多参展商感受到“生态设计”的力量,共同探寻产业绿色化转型、可持续时尚的未来
生态设计,撬动产业升级迭代
“生态设计”是本届大会的核心亮点。所谓“生态设计”,是致力于让人类活动和自然协和共生的设计,希望能通过设计,推动全新的科技、产业和生活方式革命,以修复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危机。
在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上海牵头组织全球设计领域的意见领袖,向世界发出面向未来的设计主张——《2024世界设计之都上海宣言》。其中的一个重要建议,就是推动设计原则转向生命网络的“人与自然协同”。
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要策划者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娄永琪介绍,这也是本次大会将主题设置为“设计无界 生生不息”的初衷。展方希望让更多参观者、更多参展商感受到“生态设计”的力量,共同探寻产业绿色化转型、可持续时尚的未来。
因此,本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首次设置了生生不息主题展,主题展区以学术和文献的方式演绎大会主题,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共生,从空间占据到生态嵌套,从技术应用到系统修复,展现资源循环与闭环设计如何重塑生产—消费系统、城乡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融合路径,以及科技与设计协同修复生态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题展的入口处,停着一辆老爷车——福特T型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汽车,是开启大规模工业化的经典设计;在出口处,停着一辆由远景科技提供的用回收垃圾创作的Formula E艺术车,代表着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设计。两辆汽车遥相呼应,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人们看到“生态设计”的无限可能。
“蓝色经济”是由比利时经济学家冈特·鲍利提出的经济概念,主张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零污染,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平衡。
在本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现场,已经有企业在尝试进行“蓝色经济”的创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使用的都是按压式泵头,这种泵头虽然小,却使用了塑料、金属等多种材料,由于材料难拆解,泵头难以循环利用。
阿普塔是一家消费品包装的跨国企业,也是欧莱雅等美妆巨头企业的供应商。他们选择研发全PE材质的泵头,确保瓶泵和瓶身都是塑料材质,可以一起回收利用。
一个小小的设计改变,却能撬动一个产业的改变,这就是“生态设计”的力量。在展会现场,记者发现不少人工智能企业的身影。比如iMuse.Ai是一款AI驱动的创意辅助工具,通过先进的AI技术,帮助设计师在成衣和面料设计、图案定向等方面实现创意的快速生成和优化。有了AI工具的辅助设计,裁剪方式可以得到优化,面料能最大化使用,减少浪费,也提高了设计师的设计效率。
娄永琪介绍,本次设计之都大会在策展的时候特别强调模块化、可循环、再利用、低废弃的理念。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展区使用的是模块化展陈,将来这些展陈还可以重复利用,降低企业办展的资源浪费。
“今年来了很多年轻化的企业和新面孔,我相信参加完这次展会后,他们会感受到设计与生态协同的重要性,‘生态设计’的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
赋能生产,诠释品牌竞争力
记者在“生产”板块看到,每一款直击人心的产品,都在诠释设计等同于品牌竞争力的真谛。
在李宁展陈空间,一款ULTRALIGHT 2025篮球鞋被放置在一个天平称重装置上。直观可见,这款篮球鞋比五个网球还轻。
而一旁的材料轻弹测试则证明,如此轻的鞋,弹性完全在线——球体掉在李宁的超“雷雷雷雷(发音beng,四声)”中底材料上,弹跳高度显著高于另一侧的其他材料。由此可见,此款专业篮球鞋以设计驱动、用科技加持,实现专业篮球鞋的业界极致轻量——42码的鞋,仅260克重。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此款鞋的设计过程中,秉持“减少一切无用之物”的理念,在保证回弹的同时将克重降至极致。将篮球鞋的重量减轻,意味着降低产品对运动者的负担;鞋子结构上则极限减少外底面积,优化抗扭系统,在极致镂空中提升强度。
在妙可蓝多展区,一款“奶酪小三角”的产品设计,将时尚、健康、情绪价值拉满。其外包装为圆形,有中国天“圆”地方的意味。其中装有六块小三角奶酪,有浓郁坚果味等三种口味。虽是奶酪,但其卡路里仅为一个苹果的三分之一,助力消费者健康管理,成为大量奶酪爱好者及“乳糖不耐受”人群的心头好。
据悉,冲着上海的科技资源、国际人才和极其浓郁的设计氛围,妙可蓝多从东北迁来上海,在沪不仅完成了上市,还仅用5年时间,就坐稳了国内奶酪这一细分赛道的头部位置。
在上汽设计展区,一个“穿越雕塑”,以红色翼梁为主体,通过金属电缆悬挂于巨大钢圈中心、无需刚性支撑的结构,展现了名爵MG品牌一贯的轻量化与巧妙工程设计理念。MGB型号与新款MG Cyberster居翼梁两头,MGB代表了品牌过去对“速度平权”的追求,MG Cyberster则体现了MG在新时代致力于让速度体验更智能、更环保的创新方向。
根据上汽集团对外披露的今年半年报,海外市场方面,尽管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壁垒等诸多挑战,上汽集团依然实现了49.4万辆的销售成绩,同比增长1.3%。其中MG品牌在欧洲市场表现突出,累计交付15.3万辆,同比增长16%,成功跻身欧洲市场销量领先的中国汽车品牌行列。
国货向上,创新带来品质升级
智己LS6超级增程、蔚来第三代ES8、极氪9X全尺寸SUV等刚刚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华为、小米品牌新款折叠屏手机,之禾、蔓楼兰等领军服饰品牌逐一亮相……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和品质创新,正在重构国货价值链。记者在大会主展区发现,“国货崛起”早已不是一句口号,国货向上的浪潮,正在重塑消费者的日常。
小小一只美妆护肤品,却在搅动全球市场。
全球纯净美妆市场,长久被海外品牌占据,近年来,RED CHAMBER朱栈如同“黑马”,迅速跻身国内市场头部。走进其展台仿佛步入艺术空间,一朵巨大的银白色中国莲艺术装置,镶嵌在森绿色的幕墙上,十分吸睛。“莲花呼应了我们的主推新品‘轻密精华粉底液’,其在配方架构上就区别于传统粉底液,把基底从水或乳化剂换成了高浓度的中国莲精粹。”朱栈生物科技品牌部工作人员Jennie透露设计背后的巧思。
以中国花卉入料,并不是玩概念。Jennie说,朱栈强调安全的化妆体验,并不断升级配方技术、原料选择和功效验证。近3年,多用膏等产品在多个电商平台大卖,其天猫旗舰店月销量最高达20万笔。研发团队历时11个月、调试28版样品打造的这款粉底液产品,专门针对屏障受损肌肤,包括特异性皮炎患者。
上海是中国美妆第一城,在化妆品牌集聚的东方美谷,有关“技术突围”的故事时常上演。东方美谷展台简约而精巧,摆放的产品琳琅满目,护肤品、保健品、香氛一应俱全。“我们带来的自然堂喜马拉雅系列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东方美谷公司品牌部副经理吴晶晶说。自然堂研发团队曾多次前往喜马拉雅山脉考察,自主研发多种核心化妆品原料,而原料可以说是化妆品的“芯片”。
设计本身,往往也在诠释产品和企业的跃迁升级。
中国现制茶饮品牌“沪上阿姨”,茶饮吧台、果蔬装置艺术及营养可视化区域均为循环材料打造。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迎合市场的健康消费理念,带来了超级果蔬茶系列与今秋新品五黑焕发慢养瓶。前者以“膳食纤维+”为核心卖点,后者使用黑枸杞等五种黑色食材,适配秋冬场景。
新国货品牌发展突飞猛进,老字号也在完成从经典到新潮的焕变升级。百年品牌百雀羚展台C位,摆放着一套以玉为产品瓶器设计的护肤品系列。这套系列的产品功效直击肌肤初老困扰,主打提亮气色。
“今年,我们带来的两套护肤品系列都围绕中国文化,联合专业领域的非遗大师,分别以青花瓷和玉琮为设计理念。”百雀羚品牌部工作人员王宪玉说,这不仅仅是产品的上新,更是一次品牌升级,将百雀羚赋予“东方文化符号”。
探索国货品牌的高端化与国际化,百雀羚正在开辟一条新路径,系统性地构建文化价值体系,而非单一依赖技术或营销的单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