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重复做小事,我竟从菜鸟变写作博主

发布时间:2025-09-25 21:12  浏览量:1

说实话,以前我特看不起“重复”这事儿。

觉得读书就得读新书,写作就得玩新花样,重复做小事就是“笨”。

直到我读曾国藩传记,看到他每天雷打不动读书、练字、写反省,

几十年没断过,才突然愣神:原来厉害的人都在“熬重复”。

就像我楼下修鞋的张叔,钉鞋跟、补鞋底的动作重复了二十年,不管多破的鞋到他手里都能修好。

这才懂,重复不是浪费时间,是在攒本事。

我发现好多人跟以前的我一样,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学写作三天没爆款就放弃,练技能一周没效果就扔一边。

前年我跟风学短视频剪辑,今天学运镜明天学剪辑,折腾俩月啥也没学会。

后来沉下心,每天只重复练“卡点剪映”这一个技巧。

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来划去,重复了几十遍,慢慢摸到了门道。

你知道的,哪有什么速成?

所谓捷径,就是把简单的事重复做透。

其实重复不是瞎重复,得选对事儿,还得选小事。

我刚开始写副业文章时,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重复写“50字场景片段”。

早上路过早餐摊,写“豆浆冒的热气糊了眼镜,老板喊‘加糖不加’”;

晚上陪娃玩,写“他把积木堆成塔,手一滑塌了却笑出了声”。

笔尖在本子上划得沙沙响,天天写天天改。

三个月后再写长文,脑子里的画面自动冒出来,比以前顺多了。

小事重复透,大事自然成。

重复最熬人的,是中间那段“没变化”的日子。

我每天写片段写到第五十天时,看着本子上的字,突然觉得腻了,想把本子扔了。

老婆捡起本子说:“你看第一页和第五十页,是不是不一样了?”

我翻开来对比,第一页句子干巴巴,第五十页有画面有情绪。

那天我才懂,积累就像煮开水,99度的时候看着没动静,再烧一会儿就开了。

觉得腻的时候,恰恰是快成的时候。

有人说“重复没用”,那是因为他在“瞎重复”。

就像我同事抄报表,抄了半年还是只会抄,因为他从来没琢磨过“这数咋来的”。

我写场景片段时,每天都会回头改前一天的内容:

把“饭很香”改成“菜籽油的香味钻鼻子,筷子夹起青菜还滴着油”。

重复的时候多琢磨一步,多改一个字,就是在“刻意积累”。

这样的重复,才会越做越精,越做越顺手。

说白了,咱们普通人成不了高手,不是因为笨,是耐不住重复的寂寞。

总想着找捷径,却忘了最管用的方法就在眼前。

选一件有用的小事,读书、写作、练技能,每天重复做,带着脑子改。

日子久了,积累的力量会给你惊喜。

就像海边的沙子,一粒一粒堆,慢慢就成了山。你现在正在重复做哪件小事?

评论区说说,说不定将来能成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