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舍得才能如愿

发布时间:2025-09-26 09:16  浏览量:1

“舍”与“得”,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人生哲学。它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看似对立,实则相依,藏着每个人抵达如愿人生的密码。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舍”的践行者。陶渊明舍弃了官场的俸禄与虚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换得内心的澄澈与诗意,在田园间寻得精神的归处;苏轼被贬黄州,舍弃了往日的仕途风光,却在“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中,写下“大江东去”的千古绝唱,活出了更辽阔的人生境界。他们舍的是眼前的苟且,得的是心中的远方;舍的是一时的执念,得的是长久的自在。

于普通人而言,“舍得”同样是生活的必修课。年轻人舍弃了周末的慵懒追剧,把时间投入到书桌前的学习与提升,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上多一份底气,多一种选择;职场人舍弃了无意义的酒局应酬,把精力留给家人与自我成长,才能在烟火气里收获亲情的温暖,在独处中找到内心的平静;父母舍弃了部分自我的追求,把心血倾注在孩子的成长上,才能在看着孩子展翅高飞时,收获为人父母的圆满。

可现实里,太多人困在“不舍”的牢笼中。舍不得放下过去的遗憾,便总在回忆里反复拉扯,错过了当下的风景;舍不得放弃眼前的小利,便在琐事里消耗精力,难成长远的大事;舍不得对他人说“不”,便在迁就中委屈自己,弄丢了真实的自我。就像手握沙子的人,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最终两手空空,与心愿背道而驰。

其实“舍得”从不是被动的失去,而是主动的选择。它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看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然后果断放下次要的牵绊。就像园丁修剪枝叶,剪掉多余的枝丫,才能让养分集中供给主干,让树木长得更高更壮;就像旅行者整理行囊,卸下沉重的杂物,才能轻装前行,走得更远更稳。

当我们学会舍得,会发现人生渐渐变得通透。舍弃了浮躁,便多了一份沉稳,能在急功近利的时代里,静下心来打磨自己;舍弃了计较,便多了一份宽容,能在人际关系里少些摩擦,多些温暖;舍弃了完美主义的执念,便多了一份接纳,能在不完美的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人生本就是一场不断舍与得的旅程。你今天的每一次“舍”,都是在为明天的“得”铺路;你愿意放下多少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能拥抱多少真正属于你的美好。别让“不舍”成为阻碍,大胆去舍,坦然去得。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在舍与得的平衡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让所有的如愿,都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