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虹:辞掉上海铁饭碗,开鞋店年入千万,丁克十一年的日子太爽
发布时间:2025-10-01 07:32 浏览量:1
“毛丽娜!你今天这身衣裳,穿得真灵光!”
走在上海街头,要是有人这么喊一嗓子,大概率能勾起一群老观众的回忆——《开心公寓》里那个说话发嗲、天天穿得光鲜亮丽的白领毛丽娜,当年可是承包了不少人的笑声。但很少有人知道,演这个角色的赵若虹,本职是上海台主持人,后来居然辞了铁饭碗去创业,把高跟鞋生意做遍全国,还跟作家老公过着“不生孩子也超开心”的日子。45岁的她,活成了很多人不敢想的样子。
上海弄堂里的姑娘:为了躲数学,偷偷考上戏
赵若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囡囡,从小在弄堂里跑大。她家里管得严,尤其是妈妈,总跟她说:“别指望有人来帮你,自己的事自己扛。”所以别的小孩睡前听故事,她得抱着《三国》《水浒》读;别的小孩撒娇要玩具,她更多时候是站在巷子口等爸爸——爸爸常年在香港出差,一年见不了几次,每次回来带的衣服、护肤品,哪怕不合身、用不上,也是父女俩最亲的联系。
上学时候的赵若虹,偏科偏得厉害。写作文她在行,老师总把她的文章当范文念;可一到数学课,她就头疼,题怎么算都不对,老师见了她都叹气。高三那年,她上学路过上海戏剧学院,看见门口贴的招生海报,突然就动心了:“要是能考上这里,是不是就不用再学数学了?”
她没跟家里说,自己偷偷报了名。没钱找老师教,就跟着同学学发声、练台风;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对着镜子练表情。谁都没想到,就这么瞎琢磨,她居然真考上了上戏的主持专业——这下好了,最头疼的数学,总算不用再碰了。
大学四年,赵若虹没跟家里要过生活费。只要有主持活动,不管是商场促销还是学校晚会,她都去。毕业的时候一算,居然攒下了小一半的留学钱。2001年刚毕业,她就进了上海台当主持人,还是有编制的——同届同学里,就她一个拿到了这个机会,亲戚朋友都说她“运气好,以后稳了”。
辞掉编制去折腾:从主持人到卖鞋,她敢把安稳扔了
在电视台待了三年,赵若虹却越来越不开心。她没自己的固定节目,每天要么跟同事一起逛马路、吃小吃,要么就在台里拍的情景喜剧《开心公寓》里客串角色——就是这个叫毛丽娜的角色,意外让观众记住了她。可赵若虹心里清楚:“我不想一直这样,天天混日子。”
2004年,她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去国外读书,还主动退了那个别人抢着要的编制。家里人劝她:“这么好的工作丢了,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她不听,收拾行李就走了。在国外两年,她没闲着,一口气读了两个硕士,一个纽约大学的,一个耶鲁大学的,全是跟电视相关的专业——她还想着,回来能做个不一样的主持人。
可等她毕业回国,才发现情况变了。电视台里全是刚毕业的年轻人,比她小好几岁,精力足、肯加班,她的年龄一点优势都没有。找了几圈工作,都没找到合适的,她也没慌,转头就捡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写东西。
她写了一篇三万多字的文章,没想着发表,就是自己写着玩,结果被出版人路金波看到了。路金波觉得她写得好,直接让她去自己公司当出版人。这三年里,她从帮作者改稿子,到策划新书发布会,再到追着作家催稿,什么活都干,慢慢摸清了出版行业的门道。
后来她又跳槽去了一家外企,管婚庆网站的销售,天天要跨城市出差。别的上海姑娘嫌麻烦,不想跑外地,她倒觉得新鲜:“趁年轻,多折腾折腾也挺好。”她还拉着自己的闺蜜一起去上班,俩人住公司租的公寓,白天一起忙工作,晚上一起聊八卦,跟大学宿舍一样热闹。
36岁押房创业:开鞋店火遍全国,她把热爱做成了生意
2014年,赵若虹的日子过得特别难。家里的亲人一个接一个走了,她心里难受,工作也提不起劲。老公那多看着她状态不好,就劝她:“要是不想干了,就辞职,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赵若虹想了想,自己从小就喜欢高跟鞋,不管是上学还是上班,天天都穿高跟鞋,家里的鞋能堆一柜子。她跟老公说:“我想开店,卖那种又好看、又舒服的高跟鞋。”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开店——之前结婚一周年,老公送了她一家小餐厅,叫“赵小姐不等位”,本来就是个浪漫的礼物,没想到后来成了网红店,吃饭都要排队。这段开店的经历,让她心里有了底。
36岁的她,把自己在上海的房子抵押了,凑够了启动资金。她在巨鹿路找了个三层的小洋房,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又软又温馨,不仅卖鞋,还摆了很多甜点——她想让姑娘们来店里,既能挑到好看的鞋,又能坐下来歇歇。第一家“73Hours”就这样开起来了。
开店比她想的难多了。为了让鞋子穿得舒服,她跑遍了江浙沪的工厂,跟工人一起调鞋底、改鞋型,经常忙到半夜;店里的甜点,她也要亲自尝,不好吃就换配方。有好几次,她累得坐在店里哭,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可第二天起来,还是接着去跑工厂、盯装修。
没想到,第一年店就赚钱了。到现在八年过去,“73Hours”在全国开了快20家店,北京、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都有,很多姑娘逛街的时候,都愿意去她店里看看——她从一个主持人,真的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老板。
丁克11年的爱情:他捡树皮当礼物,她赚再多也依赖他
赵若虹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感情也特别顺。她跟老公那多是相亲认识的——结婚前,她相过十几次亲,不是没人喜欢她,是她自己有主意:“我不图对方有钱有本事,就想找个能聊到一块儿、能让我踏实的人。”
那多正好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个作家,写过很多小说,爸爸是《萌芽》杂志的主编,帮过韩寒、郭敬明这些作家。可那多一点架子都没有,生活里特别实在。他赚的钱没赵若虹多,可不管赵若虹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
俩人的浪漫,全是小细节。平时散步,那多看见地上有好看的白桦树皮,就捡起来,在上面写一句“今天天气好”“你穿裙子真好看”,然后递给赵若虹;赵若虹要抵押房子开店,他没反对,就说“你想干就干,赔了我跟你一起扛”;朋友聚会,有人问他们“什么时候要孩子”,赵若虹就笑着说“今晚就去准备”,一句话把人逗乐——其实他俩早就想好了,不生孩子,就好好过二人世界。
2021年,他俩搬了新家,房子带个小院子。那多没事就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逗猫,赵若虹每天穿得漂漂亮亮去店里,晚上回来俩人一起做饭、聊天。有时候赵若虹累了,就靠在那多肩膀上,说自己今天有多忙;那多就听着,偶尔帮她出出主意。这样的日子,没什么轰轰烈烈,却让人觉得特别暖。
结语:日子是自己的,怎么爽怎么过
有人说赵若虹运气好,辞职能留学,创业能成功,嫁的人还这么好。可只有她自己知道,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也是自己扛过来的——为了躲数学敢偷偷考学,为了不混日子敢辞铁饭碗,为了喜欢的事敢押上房子,为了自己的生活敢坚持丁克。
她说话是有点嗲,那是上海姑娘的样子;可遇事不犹豫、说干就干,才是她最真实的性子。45岁的赵若虹用自己的日子证明:不用按别人的想法活,不用在乎别人说什么,只要自己觉得爽,那就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