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上大学
发布时间:2025-10-04 01:03 浏览量:1
二十载光阴里的那簇星火
二十个春秋流转,足以让青丝染上霜华,让故宅换了新颜,却始终磨灭不了我记忆里2004年那个初秋的清晨。阳光透过省城重点大学的香樟树叶,在地面织就斑驳的光影,校门口悬挂的“欢迎新同学”横幅被风掀起一角,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映照着张大哥脸上抑制不住的笑意。那天,他刚陪着儿子办完入学手续,5730元的学费从钱包里抽出时,他指尖都带着颤抖——那是夫妻俩攒了大半年的血汗钱,却在看到缴费单上“已确认”的红章时,化作了眼底滚烫的骄傲。
我们一群邻里跟着张大哥在校园里转,看四人一间的宿舍里,高低床擦得锃亮,床前的书桌摆得整整齐齐,窗外的篮球场上已经有新生在挥洒汗水。保安室的大爷坐在门口的藤椅上,笑着给问路的家长指方向;食堂飘来的饭菜香里,混着保洁阿姨扫地的沙沙声。张大哥一边给儿子铺床,一边絮絮叨叨地叮嘱:“晚上记得锁好柜子,食堂打饭别舍不得花钱……”语气里的不舍,像被秋风吹起的棉絮,轻轻落在每个角落。
临近中午,我们刚走出校门,就被一阵细碎的议论声吸引。人群围成一个圈,像一块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层层叠叠地漾开。我顺着缝隙往里看,心脏猛地一缩——一位穿着深蓝色补丁褂子的大伯蹲在地上,背脊弯得像被重物压垮的扁担,手里的旱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烟圈袅袅升起,却遮不住他眼角的红。他身旁站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透着一股病态的苍白,两条麻花辫用红色的毛线绳系着,发梢微微卷曲。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花格布衫,蓝白色的粗布裤子裤脚卷起,露出的脚踝细得像刚抽芽的柳枝,脚上那双黑色的手工布鞋,鞋面上还绣着一朵小小的桃花,针脚细密,却沾满了尘土。
“这姑娘是他女儿,考上咱们学校了,可学费还差一大截呢。”旁边一位戴眼镜的阿姨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惋惜。另一个穿校服的学生补充道:“听说是山东沂蒙山区来的,家里卖了猪和羊,又借了一圈钱,才凑了3700块,离5730的学费还差2000多呢。”
张大哥挤到前面,蹲在大伯身边,声音放得很轻:“老哥,咋回事啊?孩子考上大学是大喜事,咋愁成这样?”大伯听到声音,慢慢抬起头,那张40多岁的脸,却布满了与年龄不符的皱纹,像被岁月犁过的土地。他嘴唇动了动,好半天才喃喃地开口:“俺们坐了一夜的火车来的,临出门前,把家里的牛也卖了,本想着能凑够学费,可到了这儿才知道……”他说着,指了指旁边的两个蛇皮袋,“这里面是玉米粑粑和咸菜,想着孩子在学校能省点钱,可现在……”
话没说完,大伯的声音就哽咽了。他抹了把眼睛,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实在不行,就劝孩子回去吧,农村娃,早点干活也能帮衬家里。”站在一旁的小姑娘听到这话,头埋得更低了,肩膀微微颤抖,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啪嗒啪嗒”地掉在粗布裤子上,晕开一个个深色的圆点。她不敢哭出声,只是死死地咬着嘴唇,把所有的委屈都咽进肚子里。那一刻,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原本喧闹的校门口,只剩下小姑娘压抑的抽泣声和大伯沉重的叹息。
张大哥看着这一幕,眼圈也红了。他猛地站起身,从屁股后面的口袋里掏出钱包,“哗啦”一声打开,里面只剩下一沓皱巴巴的零钱和几张百元大钞。“大家看,我刚给儿子交完学费,兜里就剩这800块了,我全捐出来!”他把钱举过头顶,声音洪亮,“这孩子这么用功,不能因为钱就耽误了前程!有愿意帮忙的,咱们凑凑,帮她把学费交了!”
人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紧接着,一位穿西装的男士率先掏出钱包:“我捐300,孩子不容易。”一位提着菜篮子的大妈也挤了进来:“我捐200,希望孩子能好好读书。”越来越多的人伸出了援手,有学生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有家长从银行卡里取了钱,还有校门口卖水果的大爷,把刚赚的零钱都塞了过来。张大哥一边数钱,一边哽咽着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最后,当张大哥把凑齐的6800块钱递到大伯手里时,大伯手里的旱烟袋“咚”地一声掉在地上。他愣了几秒,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在场的人不停地磕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张大哥急忙上前把他扶起来:“老哥,使不得,使不得,这都是大家的心意。”大伯站起身,抹着眼泪,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那声音里的激动与感激,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
小姑娘拿着钱去报名时,回头看了我们一眼,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跟着父亲走进了校园。大伯挑着那两袋玉米粑粑和咸菜,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校门口,背影里满是欣慰与不舍。
时光荏苒,二十年匆匆而过。去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关于航天事业的新闻,画面里的女科学家自信从容,正在介绍最新的航天成果。当主持人念出她的名字时,我猛地愣住了——那正是当年那个穿着花格布衫、踩着手工布鞋的小姑娘。新闻里说,她从这所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研究生,如今已经成为航天界的领军人物,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给张大哥打电话说起这件事时,电话那头的他笑得像个孩子:“你看,当初咱们没帮错人吧?那点钱,救了一个孩子的前程,值了!”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的天空,仿佛又看到了20年前那个初秋的清晨,阳光洒在香樟树上,张大哥举着钱的身影,还有小姑娘眼里重新燃起的希望。
那一天,那些善意的举动,像一簇星火,照亮了一个农村女孩的求学路,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房。它让我明白,善良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的一双援手,是在困境中,给予的一份希望。这簇星火,在二十载的光阴里,始终闪耀在我的记忆深处,提醒着我,人间自有温情在,每一份善意,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