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布上精准实施“数据诊疗”|长假我在岗
发布时间:2025-10-05 07:43 浏览量:1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国庆中秋假期,高速公路上车流滚滚,在这片流动的风景中,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已占据相当比例。然而,当大多数车主惬意地出门旅游、回家团圆时,有一群人却进入了最为紧张的忙碌时刻。
这个假期,位于雨花区的途虎养车工场店(长沙杉木冲东路店),技术主管周铁和他的团队几乎要在车轮边和举升机下度过。
现场:绝缘布上的“数据诊疗”
10月4日,记者在店里见到周铁时,他正“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脚穿绝缘鞋,专注地盯着一台连接着一辆绿牌混动汽车的诊断电脑屏幕。屏幕上跳跃的数据,指向了问题的核心——电池存在故障。
“车主反映这辆车油耗过高。”周铁向记者解释,“对混动车而言,油耗异常,往往意味着电池系统无法高效工作,导致发动机被迫更多地介入。”
他所在的新能源工位,与传统燃油车的维修区不同:地面铺着厚厚的绝缘布,四周设有醒目的防护围栏和“高压危险”警示牌,旁边专门配备了电池专用的灭火器和绝缘救援钩。
“新能源车的电池电压远高于我们日常接触的电器,普遍在400伏到800伏之间。所以,只要维修新能源车,就必须佩戴齐安全帽、绝缘鞋、手套和防护眼镜这‘四大件’。”周铁表示,这是检修新能源车的“标准配置”。
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一个巨大的售后服务市场正汹涌而来。途虎养车正构建新能源汽车维修能力体系,带领体系内超7200家工场店进行三电维修改造,持续落地新能源维修中心,途虎养车工场店(长沙杉木冲东路店)便是其中一家。
转型:从外企白领到“接地气”的技师
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在车间里游刃有余的技术主管,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做新能源维修技师需要硕士学历吗?”记者好奇地问道。
面对记者的提问,周铁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能这么说,但正是因为硕士毕业,我才有机会接触汽车维修这份工作。”
周铁告诉记者,自己是岳阳人,硕士毕业后曾在上海一家外企从事底盘设计开发工作。
2017年,他出于对汽车后市场的热爱与看好,毅然转行加入途虎养车,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汽车维修技师。从坐在办公室画图纸的工程师,到亲手拿起工具的一线技师,周铁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一次转身。
3年前,依托途虎养车前瞻性布局、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长沙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他敏锐地察觉到新能源维修需求的激增,于是便开始学习新能源汽车维修。
新能源维修是一个有着技术门槛的领域。周铁告诉记者,一名合格的新能源技师必须持证上岗,证书仅仅是准入证,真正的挑战在于对“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维修原理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记者了解到,在周铁所在的途虎养车工场店(长沙杉木冲东路店),50%的维修技师都取得了两个证书。截至目前,途虎养车持低压电工证的维修技师数量超1000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突破:授权与匠心,破解维修“痛点”
新能源车的维修,尤其是电池的维修,曾是行业的一大痛点。过去,质保期内的车辆维修必须返回主机厂授权服务站,流程长、成本高,而脱保车辆则面临“无处可修”的窘境。
如今,途虎养车已破解了这一难题。
“我们已经获得了十余家主流电池厂商的授权。”周铁介绍道,“这意味着,即使是还在质保期内的电池,我们也能进行符合标准的维修,为车主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同时,对于那些已经脱离质保期的‘老’新能源车,我们同样能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
这种能力,让他们得以践行“能修不换”的节约理念。聊天中,周铁向记者分享了一个经典案例:
今年2月,一辆某品牌新能源mini车型因托底导致电池外壳被撞出一个洞并进水,引发绝缘故障。按照主机厂标准,需要更换整个电池包,费用高达数万元。车主曾是店里的老顾客,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了周铁。
经过严谨评估,周铁团队大胆采用了电池外壳修复与专业喷漆的方案,以远低于更换的成本完美解决问题。“这辆车至今运行良好,再没出过问题。”周铁的语气中带着自豪。
“近几年,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新能源车到店维修保养率的快速提升。”周铁分析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面对这片蓝海,途虎养车早已建立起系统化的新能源技师培训体系,周铁也时常参与进行线上线下学习。他认为,想要迎接新能源时代的挑战,必须主动学习,提前储备知识。“这不仅是技术人员的机遇,也蕴含着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点。”
夜幕降临,车间内灯火通明。周铁送走一位满意而归的车主,又开始整理当天的维修数据。“在外乡的湖南人,不管家乡在何处,往往都把长沙当作共同的‘老家’。”周铁笑着说,“能在家乡的行业前沿贡献力量,我觉得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