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年轻女子合影个个漂亮,男人手戴镣铐表情麻木
发布时间:2025-10-09 07:00 浏览量:1
一组晚清老照片,见证百年前的世间百态。
1887年起,戴宗骞统带绥、巩两军,赴山东督办威海陆路防务。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先后派兵至荣成及威海卫南部虎山一带拒敌,但皆告失败。戴宗骞为人贪婪无度,经常克扣军饷,士兵对他恨之入骨,战斗意志薄弱,每次与日军接仗,大多一哄而散。威海各炮台全部失守时,仅剩19人随其左右。1895年2月3日,他自知罪责难逃,吞鸦片自尽。
灰头土脸、破衣烂衫,就是晚清时代农村儿童的普遍形象。他们绝大多数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但凡懂点事、有点力气,就要帮家里分担家务,或者照看弟弟妹妹。右二这位小姑娘,抱着自己的弟弟,已经裹上了小脚,令人心痛。
顺天贡院是清朝开科取士、选拔人才的重地,直隶乡试和全国会试均在这里举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乡试和会试都是每三年一次,每次考期九天,所以大部分时间贡院里阒无人迹,任凭荒草丛生,等使用时再打扫干净。甬道两边是低矮的考棚,考生应试答题的地方。1905年清廷取消科举制度,贡院便荒废了。
母女二人打扮清爽讲究,衣服镶边、刺绣,显然来自富贵之家。小女孩表情紧张,皱着眉头,可能是照相机闪动的那一刻让她感到害怕。
这位女子凤冠霞帔,缀补子(被蒲扇遮挡),由此判断她是一位经过朝廷封赏的诰命夫人。她也有品级,与丈夫官职相一致,一品、二品妻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统为孺人,因子孙功绩受封者加“太”字。诰命夫人的衣服颜色与轴头纹饰标示等级。
这个男人的表情,在那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憨厚、麻木。他手腕上戴着镣铐,很可能是被官府抓捕的囚犯。
修鞋是一个传承数千年的行当,鞋匠以流动揽活为主。一个简单的小摊、几件简单的工具,可能就是一家人的生计。以前穿补丁鞋司空见惯,人人如此,互不笑话,鞋匠是很常见的职业。
晚清时期,天津武清河东大街(因位于京杭大运河东侧得名)的商人和民众自发组建消防队,成立常德水局。此后,河东大街改名为常德大街。
她们无疑处于晚清美女之列,穿着和头饰十分新潮,具有时代变迁的特征。袄子不像传统版式那样肥大,做了紧身设计,更能凸显女性的身材曲线。除了前排左边的女子头戴抹额,其他几位都是“满天星”发型,留着短刘海,引领着众多女性追慕的潮流。
左边有柜台的摊位疑似卖茶叶的,从麻袋里的散装茶叶中适量抓取,用粗纸打包,然后称重。右边的摊位卖日用杂货,有麻绳、篾篓、木勺、坛坛罐罐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