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看你,真的没那么重要
发布时间:2025-10-09 22:44 浏览量:1
看过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别人看得起自己。”
在这个问题下面有这样一个评论“为什么要让别人看得起自己。首先,你是自己,不是别人口中谁。”
确实,在生活中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听到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忍不住自我怀疑,就觉得是自己不够好。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当我们太在意别人看法的时,把别人的目光当成衡量自我的标尺,把外界的评价左右自己的选择。只是这样对于我们来说真的那么重要。
是啊,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自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就好像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画家,给自己的作品举办一场展览,并且他还特意在入口处放了一支笔和意见簿,邀请观众写下看法。
第一天,满页都是批评“色彩太刺眼”“构图混乱”等等,看到这样的评论他是彻夜难眠,甚至是想立马就把自己的画毁掉。
第二天,他又换了一本意见簿,只是在旁边写上了“请为你喜欢的地方打分”,结果页面被“色彩有张力”“创意独特”等填满,他也明白了,别人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看法,最后这幅画成了
这其实和我们的生活不也是一样的吗?如果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会发现每一个人嘴里面标准都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像是我们蒙着眼睛摸东西一样,有人摸到圆形的东西,旁边有人说扇子,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它像扇子;有人的人说是圆柱,我们就会觉得它像柱子。
这何尝不也是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答案,从来不在别人的嘴里,而在自己的心里。当然,我们也要清楚,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并非让我们固执己见、拒绝建议,而是要学会区分 “评价” 与 “建议”。
别人的看法总是带有自己观点,都是有滤镜的。就像同样一朵玫瑰花,有的人赞叹它的美丽,而有的人会嫌弃它有刺。同样的一件事情,有的人是这样看,有的人是那样看。
就好像《郑人买履》故事,战国时期,郑国有一个人想要去买一双鞋子,于是他就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码,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揣着纸出门了。
到了集市的鞋铺,他挑好了鞋子,伸手去摸口袋,却发现自己写的尺码忘在家里了。他就说着:“自己忘了带尺码,得回去拿!”
说完就转身往家跑,只是等他拿着纸赶回来的时候,鞋铺早已经关门了,最终他也没有买到鞋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直接试试鞋子呢?” 可是他却说:“我只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因为脚会变,尺码是不会变的!”
这个故事里面,看似郑人执着于“尺码”,是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实际上这里面藏着的是“他人的标准”。
就像鞋子的尺码一样,可能在别人的标准里面,你要穿42码,可实际上你穿 43 码的鞋才舒服,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明白,不必因为别人说 “42 码”标准码,我们就强迫自己穿“42码”的鞋。
因为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生也是如此。别人的看法,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别人的看法,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当然,如果别人的看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盲区,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接纳。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要从自己的观点出发。
毕竟,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自己活的,而不是活给别人看的。正如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好:“别跟着别人的节奏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文|明浮生
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