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跑不过时间,但可以跑赢焦虑:一位网V52岁跑者瑟瑟的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5-10-07 08:04  浏览量:1

你跑不过时间,但可以跑赢焦虑:一位网V52岁跑者瑟瑟的启示录

周忠应

国庆长假8天,朋友圈被两种人刷屏:

一种是堵在高速上的“人肉罐头”,一种是躺平到发霉的“沙发土豆”。

而第三种人,正在凌晨五点的街头,用脚步丈量清晨的寂静——比如王瑟。

他是微博认证的马拉松运动员、抖音179.8万粉丝的运动博主、青浪文化MCN联合创始人,早稻田大学毕业生。

从2019年4月踏入自媒体,到2024年底累计发布1169条作品、获赞超3482万次。他不是靠颜值或段子走红,而是用一双跑鞋、一颗赤诚之心,把“跑步”这件事讲成了千万人共鸣的生活哲学。

他今年52岁,全马最好成绩2小时55分,六年跑出250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半圈还多。

他不是职业运动员,不是流量明星,只是一个曾被脂肪肝、腰椎间盘突出、中年危机压得喘不过气的普通人。

可如今,他每天4点半自然醒,5点准时开跑,十年如一日,从未设过闹钟。

这不是自律,这是自由。

一、现代人的“精神脂肪肝”:跑不动,也停不下

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时代”。

工作要快,恋爱要速配,成功要一夜暴富,连焦虑都要“高效发作”。

可身体和心灵,却像一台长期超载却从不保养的发动机,表面轰鸣,内里锈蚀。

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率超50%,抑郁症患病率十年翻倍,35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检出率逼近70%。

我们吃得太多,动得太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抱怨太多,行动太少。

我们患上的,不是懒,而是一种“精神脂肪肝”:情绪淤积、意志迟钝、行动瘫痪。

王瑟也曾如此。46岁那年,他体重逼近90公斤,体检单上红字连篇,医生说:“再不改变,50岁前可能就要住院。”

他没去健身房,没吃减肥药,只是穿上一双旧跑鞋,走出家门,跑了一公里,气喘如牛,汗如雨下,差点晕倒。

但第二天,他又去了。

第三天,还是。

连续三个月,每天半马。不是为了破纪录,只是为了“活下来”。

跑步,成了他对抗时代熵增的武器。

而当他把这份真实体验搬上抖音,竟意外点燃了千万人的共鸣。

2021年11月,他发布《跑基普乔格的配速是怎样的体验?》,获赞30.7万;

几天后,《挑战中考体测1000米满分》又拿下32.4万点赞;

2022年2月,《体考最强选鞋攻略》更是爆火,点赞高达66.5万。

这些数字背后,不是流量密码,而是无数普通人对“健康”“自律”“掌控感”的渴望。

王瑟没有教人“速成”,而是说:“我也是从跑不动开始的。”

正是这份“可抵达的真实”,让他从179万粉丝中脱颖而出,成为跑圈的精神灯塔。

二、跑步不是运动,是“精神断舍离”

很多人以为跑步是消耗,其实是重建。

当你在凌晨五点奔跑,世界尚未喧嚣,手机没有消息,老板还没醒,KPI还在睡觉。

那一刻,你只属于你自己。

王瑟说:“跑步六年,我删掉了300个微信群,卸载了所有短视频APP,朋友圈只发晨跑打卡和夕阳。”

这不是清高,而是清醒。

他主动切断了那些制造焦虑的信息流,把生命还给了节奏本身。

苏东坡在千年前写道:“晨兴疾趋必十里许……头足皆热,宣通畅适。”

他跑的不是路,是心障;不是速度,是澄明。

今天的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留白”。

而跑步,就是一种动态的冥想。

每一步落地,都是对杂念的踩碎;每一次呼吸,都是对焦虑的呼出。

当你跑起来,世界就慢下来了。

王瑟深谙此道。他的抖音内容从不堆砌术语,而是用“系鞋带”“选跑鞋”“模拟基普乔格配速”这些微小切口,带人进入跑步的世界。

2021年12月,《体考、马拉松到底如何系鞋带?》获赞27.7万——

一条看似琐碎的视频,却解决了无数人“鞋带总松”的真实痛点。

他把专业,做成了温度。

三、真正的自律,是“不靠意志力”的习惯

人们总把王瑟的坚持归功于“超强自律”。

但他自己说:“我从不用意志力跑步,就像你不会用意志力去呼吸。”

关键在于:他把跑步变成了“本能”

晚上9点睡,4点半醒,5点出门,路线固定,配速稳定,连跑鞋都只买同一款。

生活越简单,选择越少,能量就越集中。

反观我们:

想健身,却纠结买哪款蛋白粉;

想读书,却花两小时选电子书平台;

想改变,却先拍个“自律vlog”发小红书。

我们不是缺乏行动力,而是被“选择的幻觉”困住了。

王瑟的智慧在于:他用极致的规律,换来了极致的自由。

因为不需要决策,所以不内耗;因为不内耗,所以能持久。

而作为MCN联合创始人,他更清楚流量的诱惑。但他坚持内容“去表演化”。

2023年10月8日,基普图姆打破世界纪录当天,他第一时间发布视频《2:00:35!新的世界纪录诞生了!》,没有蹭热点的浮夸,只有对人类极限的敬畏与热泪。

这条视频获赞38.5万,评论区满是“看哭了”“我也要跑下去”。

他用专业与真诚,把流量变成了力量。

四、国庆长假,别让“休息”变成“报废”

这个国庆,八天假期,很多人计划“彻底放松”——

熬夜追剧、暴饮暴食、昼夜颠倒、情绪放纵。

结果假期结束,比上班还累。

而王瑟的国庆计划很简单:

每天10公里晨跑,拍一张日出,下一盘象棋,陪母亲吃顿饭。

他说:“假期不是放纵的理由,而是修复的契机。”

真正的休息,不是躺平,而是切换频道。

跑步、摄影、下棋、散步……这些“低刺激但高专注”的活动,才能真正让大脑重启。

五、生命的宽度,不在远方,而在脚下

王瑟说:“我的老年从72岁开始。”

意思是,只要身体在线,精神昂扬,年龄只是数字。

他跑过长沙的橘子洲头,广州的珠江夜色,岳阳的洞庭湖畔。

每一步,都在拓展生命的“宽度”。

正如托马斯·布朗所言:“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

我们无法控制时间,但可以控制节奏

无法预知终点,但可以决定姿态。

而作为早稻田大学的毕业生、青浪文化的联合创始人,他本可选择更“体面”的生活路径。

但他偏偏选择了最朴素的方式:

用双脚丈量人生,用镜头记录真实,用行动告诉世界:

真正的体面,是活成自己相信的样子。

---

写在最后:跑起来吧

你不必像王瑟一样破三,不必每天10公里,甚至不必跑完全程。

但请在这个假期,走出门,哪怕只是快走30分钟。

感受风拂过脸颊,听自己的心跳,看天边的云。

跑步不是逃离生活,而是更深地进入生活。

当你跑起来,你会发现:

那些压得你喘不过气的焦虑,

其实跑不过你坚定的脚步。

“日复一日的长跑,说不累一定是假话。

但在累中求乐,在自律中奋起,

才是提高生命质量、拓展生活宽度的唯一路径。”

——王瑟(@瑟瑟)

这次国庆长假,你跑了多少公里?

不如,就从今天清晨开始,跑向那个更轻盈、更清醒、更自由的自己。

因为,你跑过的每一步,都在为未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