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跑马黑脚趾甲吗?不是你的战靴不给力,是你的跑姿和选鞋有问题

发布时间:2025-10-14 18:20  浏览量: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爱跑步的洛敷。今天我想问问你,你跑马拉松吗?你跑马拉松会黑脚趾甲吗?我就多这一问,我敢说跑过马拉松的十个里面有九个多都黑过脚趾甲,只不过,有的人随着跑步知识的提升和技术的提高,慢慢地就不黑脚趾甲了,但有的人一直跑一直黑,黑了掉、掉了长、长了又黑,那你何不了解一下为什么黑,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的脚趾甲以后也许就不黑了。

我们要想解决脚趾甲黑的问题,首先先要了解脚趾甲为什么会黑?有人说是鞋的问题,买一双好的跑鞋就不黑了,你说的对也不对,脚趾甲黑有跑鞋的因素,但和贵贱无关,其核心是跑鞋是否适配个人脚型与运动状态,而非单纯价格问题,上千元的鞋若不合脚,伤害性可能比百元适配鞋更大。跑鞋对脚部的保护效果,关键看3个核心匹配度,与价格无直接关联。

我们知道大家的脚型都不一样,有高足弓的、还有扁平足的,选鞋一定要匹配,比如高足弓者穿了缓震型跑鞋(而非支撑型),会因足弓塌陷导致脚趾过度挤压;扁平足者选错鞋穿支撑性跑鞋则可能引发脚趾代偿性摩擦,也会造成黑趾甲。

在选跑鞋时首先是尺码要匹配。我们跑过马拉松的都知道,在跑马拉松时,到了中后程,脚部会因充血肿胀变大,若鞋码偏小,哪怕是千元以上的运口鞋,脚趾长期顶鞋头也容易导致甲下出血;百元鞋若预留了1个到1.5指的活动空间,反而能避免挤压,效果也比千元鞋好的多。

这是上面黑脚趾甲的朋友买的鞋

其次要和运动习惯匹配。落地时习惯前掌着地的人,若穿了侧重后跟缓震的鞋,脚趾受力会异常增加;而习惯后跟落地的人穿错鞋型,也可能引发脚趾摩擦问题。简单说,选跑鞋像选“作战靴”,合脚、合脚型、合运动习惯才是“护脚关键”,价格只是品牌、科技的附加项,而非保护效果的保证书。

知道了黑脚趾甲的原因,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去选择跑鞋了。先通过简单自测明确自身关键信息,再对应选鞋,比盲目买贵鞋更有效。三步精准选跑鞋,避开黑脚趾甲。

第一步我们首先要测脚型,确定你是高足弓还是偏平足,这样才能决定你是选“缓震”还是“支撑”?

测脚型很简单,我们一般用湿脚测试法,让脚底沾水后踩在干纸巾上,观察脚印形状。若中间空白区大那就是足弓高,选缓震型跑鞋,避免足弓过度受力导致脚趾代偿挤压;若中间几乎无空白区,那就属于扁平足或低足弓,应该选支撑型或者稳定型跑鞋,防止脚内侧过度倾斜让脚趾摩擦鞋边。若空白区适中属于正常足弓,这就简单了,选两种类型都可,优先选贴合脚型的款式。

测好了足型下来就是定尺码了,选尺码的宗旨就是预留肿胀空间,核心就是防止顶趾。先测量脚的大小,测量时机一般放在下午或跑完步后测脚长,此时脚部因充血处于略肿胀状态,数据更准。试鞋时脚尖顶到鞋头,脚后跟能轻松插入1根手指,约1-1.5cm,确保马拉松后半程脚部肿胀后不挤压脚趾。

最后就是看跑步习惯,匹配落地方式,是前脚掌落地还是后脚掌落地。后跟落地就选后跟缓震性好的跑鞋,减少落地冲击力向上传导导致的脚趾受力;前掌或者全掌落地的就选前掌支撑性强、鞋底较硬的跑鞋,避免前掌过度形变让脚趾反复摩擦鞋头造成脚趾充血变黑。

当然了除了选对跑鞋,防止脚趾甲变黑,我们还需关注袜子的选择、脚趾甲的修剪、跑步姿势、赛后护理这4个关键细节,每个环节都能直接减少脚趾受力和摩擦,确保我们跑完马拉松还有一脚完整漂亮的脚趾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