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面条摔出21万索赔!女子穿高跟鞋吃面条摔伤,向餐馆索赔,法院判了

发布时间:2025-10-13 20:59  浏览量: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女生,无论做什么事情,美丽都必须是放在第一位的。很多女生都喜欢穿高跟鞋,不仅穿出来非常有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身高。

有些女生甚至爬山的时候,为了美美的拍照都是穿着高跟鞋,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一句,穿高跟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地面,因为高跟鞋的稳定性很差,很容易滑倒受伤。

最近湖南岳阳华容县的一起官司,把网友们的讨论炸成了一锅粥。穿高跟鞋的王女士在餐馆摔成十级伤残,一张诉状把店家告上法庭索赔 21 万零 21 块;法院最终判餐馆赔 3 万多,可这结果非但没平息争议,反倒让 “餐馆该不该赔” 的争论吵上了热搜。有人说顾客自己不小心,有人骂店家安全不到位,这事到底藏着多少门道?咱们从头捋捋。

事情得从今年 10 月的一天说起,华容县这家小餐馆跟往常一样热闹,几张桌子坐满了吃便饭的食客。王女士走进店里点了碗 6 块钱的素面,付完钱转身往座位走时,意外突然发生 —— 穿着高跟鞋的她刚经过玻璃推拉门旁的台阶,脚下猛地一滑,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疼得当场直咧嘴。

店家见状赶紧上前扶她,还立马送进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王女士左腿髌骨粉碎性骨折,得做手术装内固定,光住院治疗就花了不少钱。更麻烦的是,出院后做伤残鉴定,结论是 “左膝关节功能丧失 30%,构成十级伤残”,医生还建议伤后得休养半年,前三个月得有人护理,营养也得跟上 60 天。

躺在病床上的王女士越想越气,觉得是餐馆的环境有问题才让自己摔了跤。跟店家商量赔偿时,双方没谈拢 —— 王女士觉得自己伤残严重,损失太大;店家却觉得是她穿高跟鞋没走稳,跟餐馆没关系。协商崩了之后,王女士直接一纸诉状递到华容县法院,索赔金额清清楚楚写着:210021 元。

这个数字一出来,店家当时就懵了。一家卖 6 块钱一碗面的小馆子,一天流水撑死几千块,21 万相当于要卖 35000 碗面才能赚回来,这哪赔得起?可王女士的诉求也有底气:十级伤残虽然不算最重,但后续康复、护理、误工样样都要钱,21 万是照着实际损失算的。

法院开庭审理时,双方的说法针尖对麦芒。王女士一口咬定餐馆没尽到安全义务,可店家拿出的证据却让她有点被动:餐馆台阶处铺了防滑垫,当天其他客人来来往往都没出事,还有食客作证说 “走路没觉得任何不适”,监控里也没拍到地面有油渍水渍。

更关键的是,法官发现王女士不是第一次来这家店,对店里的台阶布局早就熟悉。而且她当天穿的高跟鞋鞋跟不矮,这种鞋本身就容易打滑,作为成年人理应放慢脚步多留意。这么看下来,自己不小心确实是摔倒的主要原因。

可就在店家以为能全身而退时,法院的调查又发现了问题:餐馆的台阶和斜坡衔接得太突兀,确实存在安全隐患。根据《民法典》里的规定,餐馆这种营利性场所,得对顾客的安全负 “合理限度” 的保障义务,这种设计缺陷就算没直接导致摔倒,也得担责。

最终的判决让双方都接受了:王女士自己承担 85% 的责任,毕竟主要是自己疏忽;餐馆承担 15% 的责任,赔偿 31503.15 元。一审结束后没人上诉,现在判决已经生效了。

可这 3 万多的赔偿,反倒把网友的讨论推向了高潮,评论区直接分成了三派吵得不可开交。

挺餐馆的网友算得比店家还精:“一碗面赚两块钱顶天了,3 万多要卖 5000 多碗才能回本!这哪是赔偿,简直是给小老板上了堂‘天价课’。” 有人还举了上海的例子:去年有个女士低头看手机摔了,告餐厅索赔 6 万多,法院直接驳回,因为 “不能苛责店家承担无限责任”。还有人说:“要是穿高跟鞋摔了都能索赔,那穿拖鞋滑倒、穿皮鞋踩空,是不是都能找店家要钱?”

挺王女士的网友则觉得判得没问题:“法院都认定有安全隐患了,赔钱不是天经地义?十级伤残看着轻,做手术、养半年,3 万多根本不够塞牙缝。” 河南之前也有类似案子,顾客踩空台阶摔成十级伤残,餐厅因为台阶布局不合理赔了 2 万多,当时大家都觉得判得公平。

更多中立的网友倒是看得明白:“这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消费者不能一出事就赖别人,穿高跟鞋、看手机这些危险行为得自己掂量;店家也不能贴个防滑垫就万事大吉,台阶、拐角这些地方得常检查。” 有个开餐馆的老板留言说:“现在每天打烊都要摸一遍地面,台阶上再贴三层警示标,真怕摔个人就把店赔进去。”

法官后来提醒过,这里面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店家只要做到 “正常人能想到的防护” 就够了,比如铺防滑垫、贴警示标;而消费者也得尽到 “基本的注意义务”,穿高跟鞋放慢脚步、走路不玩手机,这些都是自己能掌控的。

说到底,这起 “6 元面条索赔 21 万” 的案子,更像给大家提了个醒:出门在外,自己才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开实体店,细节上的安全隐患真不能马虎。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这 3 万多的赔偿合理吗?要是你是餐馆老板,会认这笔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