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万的打工人,可以“外包”洗头,不敢“外包”搬家?
发布时间:2025-10-17 03:18 浏览量:1
“下了班之后,我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瞬间?
根据《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的数据,超过60%的人在下班后会感觉精疲力尽,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一个合格的“打工人”,必须想尽办法给自己“充电”,否则根本扛不住第二天的工作。
疲惫的都市男女找到的方法,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外包一切。
这股风,甚至吹到了“洗头”这件事上。
只有女生才懂,洗头有多麻烦,尤其是长头发,简直是“洗头十分钟,吹头一小时”。于是,越来越多人干脆把这件事“外包”给了专业的Tony老师。
躺在柔软的椅子上,听着舒缓的音乐,感受Tony老师不轻不重地按摩头皮,这对打工人来说是一场难得的“精神SPA”。“好多人进来一躺,边按边睡,五分钟就开始打呼噜了,”一位理发师说,“有人说在家睡一晚,还不如在这儿睡半小时。”
在这里,打工人唯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理发店的椅子,总是特别容易让人犯困?”
不止洗头,都市打工人恨不能把所有需要动手的事,全都“外包”出去,对他们来说,“花钱省事”就是最划算的性价比。
《2025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显示,“外包”家务对职场打工人人来说,早就司空见惯了。
其中,洗衣洗鞋成为最多被“外包”的家务,占比达到64.15%,其次是保洁打扫(51.57%)、收纳整理(49.71%)和做饭送菜(48.92%),还有42.93%的人表示愿意为宠物托管付费。
图片来自《贝壳财经》
他们开始买扫地机器人、洗碗机还有智能猫砂盆……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冰冷的机器无法替代专业的双手。无论是收纳整理,还是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最终还是要求助于专业的人。
“朋友送来一些新鲜食材,自己根本不会做,只能看着它们在冰箱里坏掉。” 没时间也没手艺的小李,提到做饭就头疼。后来,他和几个不擅长做饭的朋友一合计,聚餐时直接请师傅上门做饭,“从买菜到收拾,比去外面餐厅更干净放心,还是在家里吃饭舒服”。
经常出差的小王,最烦心的是她的小猫没人照顾,“总麻烦朋友也不好意思”。后来,她开始预约上门喂养服务,“每次出差都能收到定期的服务报告”,让她安心不少。她干脆连给猫洗澡也预约了上门服务,成了半个“甩手掌柜”。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外包”出去,甚至最需要“外包”的事情反而更头疼,比如说——搬家。
不是他们不想,是不敢。
在深圳打拼的阿伟,上次搬家就被上了一课。他在电话里和师傅谈好了500块,结果到了现场,师傅绕着房间走了一圈,开始重新算账:“你这小冰箱是电器,得加100;东西也太多,一个人搬不了,再加个人工费300……”
阿伟当场傻眼,东西都搬下楼了,不同意也得同意,最后硬生生多付了500多。
这还不是最糟的。设计师小雅,花钱请了人,结果来了两个师傅,穿着拖鞋,嘴里叼着烟,二话不说抬起她新买的白色沙发就在地上拖。
价格是盲盒,服务是彩票,体验是黑洞。
正是这些不确定的坑,让很多人对“外包搬家”这件事望而却步,宁愿自己累死,也不愿轻易冒险。
“外包”在包什么不过,聪明的“外包党”总能找到最优解。
打工人之所以敢外包洗头、外包做饭,是因为这些服务已经被充分地标准化、透明化了。
这也是蓝犀牛搬家最领先的地方。
面对好朋友的求助,蓝犀牛的忠实用户小敏,给朋友展示了什么叫教科书式的搬家外包。
她没有去到处打电话比价,而是直接打开了蓝犀牛搬家的小程序。
输入起点终点,选择楼层数,并备注有一个拆装衣柜。一个明码标价的订单立刻生成,包含了起步价、公里数、楼层费等所有费用,清清楚楚。拆装的衣柜,师傅也在现场根据收费标准进行了测量,确认最终费用。
这就是蓝犀牛给出的价格确定性,彻底告别现场加价的焦虑。
搬家当天,一辆蓝色的货车准时到达。下来的两位师傅也和其他搬家服务截然不同,师傅穿着统一的蓝色工服,搬运前先用专业的拉伸膜,把小敏的床垫、沙发和易碎品都包裹得严严实实。
这就是蓝犀牛坚持的专业标准化,来的不是散兵游勇,而是懂得专业保护的正规军。
整个过程,小敏没有动一次手。之后她又预约了日式搬家服务,她甚至悠闲地在新家附近找了家咖啡馆,跟客户沟通工作业务。等她喝完咖啡回到新家,所有家具都按她的要求摆放妥当,连拆下来的包装垃圾都被师傅们一并带走了。
这就是蓝犀牛提供的全程掌控感,把搬家从一场混乱的战役,变成一个清晰、可控的项目。
回到那个问题:连洗头都“外包”的打工人,为什么搬家还要亲自上阵?
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或者不愿意付钱,而是担心不能得到好的服务品质和体验。
因为,从“洗头自由”到“搬家自由”,他们“外包”的不是家务,而是生活的重量;选择的不是懒惰,而是一个更轻松、更体面的美好开场。
- 上一篇:女生显土的4种穿搭,真的不好看!
- 下一篇:且悟且醒,暮年点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