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笔记:交通三章

发布时间:2025-10-19 04:03  浏览量:1

雨中开车

凌晨的雨在黑暗的窗外均匀地闷声轻响,没有任何干扰,没有任何其他的声响打破它既有的均匀节奏。这让人很安稳,觉着这其实就是世界和人生最底色上的节奏。绵长、悠远、让人愿意一直在其无所思无所想的韵致中享受到永远。人生无尽的焦灼和颠簸中,终于还是有这样平缓温和的桥段。

在雨中的早晨开车奔驰40多公里,车窗外所见都是没有色彩的灰蒙蒙一片,雨刷器快速来回所扫开的眼前的短暂清晰连缀起来,才能勉强让行驶持续。如果不是收音机里的立体声歌唱一直萦绕,就会让人觉着人在车里、车在灰蒙蒙中,驶进了无边无际的暗淡世界。

听音乐和听广播都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如果是听音乐台里有主持人的音乐节目,就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听广播,尤其是长时间听广播会有一种与时间并行的生命流淌感。这种状态是被动的,被动就会和时间是被动赋予的一样的品质,既让人觉着无奈也让人觉着有了靠山,不必做什么努力就可以随波逐流,享受坐在车窗前看不断涌来的风景似的感受。

这是进入到完全不假思索的听广播状态以后的一种行云流水的自洽。不论是一边听广播一边写字,还是一边听广播一边开车,这样的听广播外在上都会给人一种已经听上瘾了的观感,不管人家说什么你都一直在听,听得不可自拔也不准备自拔,不愿自拔。

在遇到行驶缓慢的车辆的时候的超车、在有摄像头的时候的降速、在一个个由导航引领的转弯的时候的提前到最右道的行驶,都好像不过脑子,都是自动的行为。

如果不是有音乐、有广播,有可以将自己庇护起来的车厢,人在世界上真的就要灰暗到冷寂中去了。可有的时候,又分明因为始终可以由自己操控者遮风避雨的车辆冲破重重雨雾而好像在这个漠然的世界上力量无穷。绵绵的雨,近乎虚幻地给人提供了这样在现实里进入想象之境的机会。

坐火车的旅行感

在所有的位移方式中,火车最富旅行感,尤其是早晨的时候。上下车的短暂喧嚷之后便是随着列车重新启动而来的安静,只有车厢里的广播在讲着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然后广播停止,是补票员边走边喊的话:有补票的没有?有延长的没有?再然后就又是长长的安静了。安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没有声音,而是有列车行进的声音,有坐了一车厢人以后这里那里一直有既可以听得清又完全没有意义的说话声。这时候看向窗外,窗外流动的风景里有树木,有电线杆,有建筑,有倾斜的墙壁——并非是墙壁倾斜而是因为转弯的时候铁轨倾斜,车厢也跟着倾斜,让车厢里的人有倾斜的视角。

天空以之前,没有坐车之前好像从未注意过的光亮度与角度呈现在车窗外,更像是一幅画,一幅刻意摆在那里让你看的画。而它们不是画,就只是窗外再普通不过的景象而已。这种不经意间就让一切都达成了艺术效果的状态,只有坐火车的时候才会有。其确定会与不确定会有什么样的风景的品质,就形成了旅行中的诸多期待中的一种。哪怕是多次走过的路线,窗外的风景也依旧会历久弥新,总像是能达成一种出乎意料的神奇效果。在地面上看来平淡无奇甚至枯燥无味的东西,从行进的车厢里看就会焕然一新。

火车既快速也平稳,像穿着滑轮鞋、滑冰鞋的时候才会有的那种毫不费力就可以出去很远很远的状态,贴着地面飞翔的状态。滑轮鞋、滑冰鞋还需要重新加力,在火车上则完全不需要,你只需要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浑身放松,看着窗外就好。

人生中还有什么情况下是这样不需要费力就可以享受到持续的审美快乐的情况呢,真是不多。

想获得,很简单,买一张或长或短的火车票就好了。当然,不临窗的座位不要。

骑车等红灯的时候,旁边的外卖小哥递过来烟

秋雨连着下了好几天,一下就入冬了的大降温的傍晚。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身边一个骑电动车穿黄色外卖服的年轻人掏出烟盒,熟练地单手从里面倒出一根烟来,叼到嘴里,点上。

我瞥了一眼,预测了一下风向,试图在不那么让对方尴尬的情况躲开马上就要飘过来的烟。

他大概意识到了我注意到了他抽烟,就顺手将烟盒递过来,意思是让一下烟,我摆摆手说了声“谢谢”。

这样一让一推辞,立刻就把陌生人之间的张力全部化解掉了,连躲避烟雾的初衷也好像无所谓了。我们对熟人抽烟的时候所产生的烟雾往往会比对陌生人抽烟的时候的烟雾宽容,道理大约就在这里。

一会儿绿灯亮起,我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他说了句:“走啦。”他也马上回应说:“走。”

这是陌生人之间一般都不会有什么交集的情况下,很偶然的一点点交流。虽然短暂也轻微,但终究还是让人觉到了互相都有了善意之后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