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穷时,家只是个落脚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10-19 05:10 浏览量:1
文 | 吴钩随笔
有些年岁,人是漂着的。
不是身在路上,而是心无所依。
表面看你在生活,其实不过是在扛着日子往前走。
你说你有家,可那真的是“家”吗?
还是只是一个暂时没被赶走的地方?
小时候的“家”,其实是借住的。
父母结婚时,外公外婆为了八块钱聘礼点了头。
妈妈嫁到我们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小村——
住进了一间漏风的泥巴房。
屋顶的瓦片早已松动,雨天水顺着墙流下来;
窗户关不上,风一来“Duang”地响;
一到雷雨天,屋里屋外没有区别。
我妈说:“这就是分家分下来的房子,
爷爷奶奶留给你爸的,就这几堵破墙。”
那房子我们一家三口住了十年。
我上学、换牙、过年、发烧……都在那间泥屋里。
可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我从未对它生出“家”的感觉。
它是一个屋子,是个遮风的壳,
但不是家——它不温暖,也不安心。
前阵子在小区楼道里,碰见邻居张叔搬家。
他坐在一堆纸箱旁抽烟。
箱子里装着十年生活的碎片——
卷边的全家福、掉漆的铁锅、孩子穿旧的球鞋。
“房东要涨房租,从一千五涨到两千。”
他说,“谈了三天,没谈拢,只能搬。”
他叹口气:“以前觉得,有张床,有口热饭的地方就是家。
现在才懂,没个属于自己的房子,那就是个借住的地方。”
我突然想起刚毕业那年,
提着行李箱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漂,
换合租、搬家、找房、退租,
每一次都说:“希望这次能安定下来。”
可每一次,又都在仓促中打包离开。
不是因为选择,而是因为“不得不”。
你想在墙上挂一幅画,房东说别钉钉子;
你想换个沙发,又怕搬家带不走;
你想囤点年货,转念一想,地方太小,也懒得收拾。
你以为这只是生活的琐碎,
其实是一种隐形的失控感。
你知道你能住在这里,但你也知道,你随时可能必须离开。
就像张叔这样:
十年守着一个角落,
最后一句话就被清空了。
穷,不只是银行账户的数字。
穷,是你没有选择的自由。
穷,是你不敢期待一个稳定的未来。
穷,是你对家的想象,也要被反复搬空。
“家”原本是一个动词,是归的方向。
但对很多人来说,家只是一个短暂停靠的名词。
你努力赚钱,只为有朝一日不用再四处搬迁;
你一遍遍幻想,那个可以安心吃饭、随意布置、永远不用退租的地方。
可现实是:
你一边打拼,一边打包;
一边追梦,一边搬家;
一边忍耐,一边祈祷下一次不要太快来。
那种疲惫的感受,张叔懂,我也懂。
“有家的人不懂,
没家的心有多想被安放。”
这句话,我曾听一个退租的姑娘在朋友圈里写过。
她说:“我的梦想不大,
不是年入百万,不是一夜暴富,
只是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能让我在墙上钉一颗钉子,
贴一张便签,挂一张画,
不用担心哪一天,突然就要走。”
我看着她的字,想起自己漂泊的这些年。
是啊,人穷的时候,
连“家”这两个字,也不敢大声说出来。
愿你走过千山万水,
最终能停靠在一间不再被打包的屋子里,
窗台能摆花,客厅能挂画,
厨房有光,心里有火。
那一天,才是真的,
有了家。
—
本文由@吴钩随笔原创
写给所有正在漂泊,也渴望落地的人。